第358章 又見張博虎[第3頁/共4頁]
但是這份加急軍報上寫得明顯白白,令人極感震驚:楚軍在蕩清隨州核心以後,並未就此罷休。而是仍然像打了雞血一樣,隔三差五的遣派三五千人的小股軍騎在隨州城下叫罵邀戰。楊耀也是統兵多年的老將了,情知大夏新皇方纔即位改元,北方大戰正酣,如若冒然出兵應戰,便有能夠令大夏墮入南北兩線作戰的地步。是以嚴令麾下諸將不予理睬。隻是死守不出。
“但是青雲兄早幾天也曾經問過我,如果耿超戰死,我會作何感觸?如果果然如此,我定會應允!並非我過於自大,對於張博虎這類人,我自認還幾分掌控的。”
顯而易見,趙啟毫不客氣的采取了耿進的諫議。耿超在突厥民氣目中的申明,遠在淩開陽之上。索力乞降有望,人家擺瞭然就是要將你逼上死路,必做困獸之鬥。擺佈是最後的決死一搏,既是拉人墊背,如何說都要選個名譽大的。是以誰主誰副,並無太大的實際意義。最多隻能申明趙啟多少有點心虛,同時也給耿進一個意味性的心機安撫罷了。
隨即叮嚀道:“有勞青雲兄這幾日與各地分署、山東外海諸島、夷州幾方麵聯絡,命他們有事便可就近交與偵緝司的密諜轉呈於我。不出一月,天子必會召我進京。”
立即將與張博虎的糾葛娓娓道來,薛青雲直聽得瞠目結舌:“若非侯爺親口陳述,我很難信賴世上竟另有這等人!此民氣機之深沉,為人之堅固,手腕之狠辣,委實令人匪夷所思!此人如果不是脾氣孤傲過火,心術不正,必當會是一代人傑!”
薛青雲奇道:“這不是年初又不是年末的……,侯爺怎地如此必定,皇上會召你進京?”
“我雖因血戰大漠而成名,但從未有率領數十萬雄師的經曆與經曆,可否排得上號不好說。連我本身內心都冇底,更彆說是天子了。何況兩代天子都防我掌兵,來由就在那邊明擺著,除非是萬不得已。”
農曆隆昌二年三月月朔日,遠在金陵的楊致接到密報:淩開陽、耿超所部兩萬精騎構成矯捷進犯個人,由淩開陽擔負主將,耿超屈居為副,二人各領一萬精騎互為策應,以日行百裡的速率,向索力的中軍主力啟釁尋戰。
“其次,不是我高估了張博虎,也不是低估了楊耀,文煥章得張博虎互助,楊耀絕非敵手,隨州城破,恐是朝夕之事。隨州一失,夏軍隻能退守襄陽。隨州是十年之前寧王趙當率軍打下來的,天子本來就對寧王在軍中的影響力非常顧忌,可想而知將會晤對多大的壓力,因此隻能換將。我敢說,隻要天子不啟用耿進或是衛飛揚,襄陽隻怕也很難守住。一旦再丟了襄陽,大夏便是流派敞開!接下來就不消我多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