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古玩城(三)[第2頁/共4頁]
之前買走這個鏡匣的女子,是平郡王府的家眷,張繼宗自是獲咎不起,便隻好冇問啟事,便將錢退還歸去。
印陽琰不消細心上手瞧,也知這個翠玉包金的扳指是個寶貝。這枚翠玉包金的扳指先前同其他的扳指一起放在盒子內,固然看上去非常寶貴,但並冇有其他的特彆之處。但是當張繼宗將其放在桌子上麵今後,經窗外的陽光一照,竟然能看到翠玉扳指上麵有雲霧在內活動,這可把印陽琰給衝動壞了。這枚翠玉包金扳指,不是淺顯的扳指,竟然是由帶有靈氣的玉石打製而成。
琉璃廠的西側不遠處便是怡紅院,但是明天印陽琰可冇有閒工夫去怡紅院,他穿過右安門向右邊東邊的方向一轉,便穿街過戶,朝著鄰近宣武門同正陽門中心位置的琉璃廠走去。他先到包子鋪要了幾個肉包子,喝了一碗粥,這才手握青竹翠玉扇子,朝著琉璃廠東門走去,繞遠避開了鄰近怡紅院的西門。
玻璃地櫃的前麵擺著一張圓桌個幾把椅子,桌子上麵擺放著接待客人的茶點,幾個伴計都在四周櫃架近前接待客人。
張繼宗是個做買賣的明眼人,見印陽琰如此,便知他非常中意這枚翠玉扳指,便讓掌事的伴計將玉扳指包上,然後將右手的袖子往前一伸。他這是要與印陽琰在袖內停止還價還價,印陽琰天然也懂這是古玩行業的買賣端方,主如果不被彆人聞聲瞥見。不過他並冇有伸手,而是笑著對張繼宗說:“我就是幫人尋一個淺顯扳指,四百個銅子擺佈的便可。”
汗玉軒有表裡兩室,外室是個買賣門廳,非常的寬廣,三麵牆壁都釘有擺放各種文玩古玩的櫃架。內裡內門的邊上擺著一個玻璃地櫃,內裡擺設了一些易碎的玉器,小件瓷器,如鼻菸壺,手擺件之類的體積較小的器物。
琉璃廠在北城,隔壁緊挨西城,這時還是清末期間的分彆。
張繼宗聞聽此言,將衣袖收回,讓掌事伴計將翠玉包金的扳指,放回長條木匣,然後將木匣合上,遞到印陽琰的麵前說:“既然琰老弟愛好,我就割愛送給兄弟了。”
琉璃廠內的商店街道仍舊熱烈繁華,大街上人潮川流不息,人群中有穿戴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留著辮子的清朝後嗣,也有高鼻梁,藍眼睛的本國人,另有留洋穿戴洋裝打扮的門生。印陽琰身著一塵不染的藕紅色繡金線雨花龍紋寬袖緞袍,走在街上,還是引發了很多的人側目,他都體味為彆人賞識的目光,嘴角掛笑的朝著古玩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