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張氏[第1頁/共4頁]
或許張氏真是命硬,便是屠夫也扛不住,嫁與呂屠夫不過四年,呂屠夫一日下鄉收豬跌進河淹死了。至此張氏死了兩任丈夫,破了一任丈夫的半副身家,雖才二十三四歲,色彩也不差,隻是有這麼個名頭,哪個不要命的敢上?且張氏自家也絕了再嫁的動機,守著呂屠夫留下的些許薄財過起了日子,隻幸虧張氏這三嫁都無後代,是以日子倒也過得。
又說唐元修走前說的那番話,小唐氏當時學與唐氏聽,教唐氏厲聲喝止,可那段話畢竟在小唐氏心上種下了引子,今番受了唐氏磨折,便又引了起來。小唐氏也曉得短長,不敢與唐氏說,更不敢與丈夫李敦武講,偏與她的陪嫁丫頭秋實春華商討。
那婆子姓個張,說是婆子也不過四十多歲,曾嫁過三回人,是個積年的孀婦。張婆子起先是個童養媳,不過六歲就叫姓客的一家人家買了去,養到十四歲就與大她二十多歲的丈夫客家大郎圓了房。不想不過半年,客大郎就急病冇了,當時張氏才十五歲。
不想那鄭員外得意了張氏,不知怎地,酒坊就接連出事兒,更鬨出了性命。鄭員外本來有三四個鋪麵,數百畝良田,折騰了兩年,隻餘了一半兒。是以垂垂地就有張氏命硬的傳言,鄭員外倒是將信將疑,不捨得趕張氏出去。不想這回事叫他的嫡妻譚氏曉得了,譚氏為人定奪,趁著鄭員外往鄉間去帶了丫環婆子打上門來,將張氏一番好打不說,更是翻箱倒櫃,尋出張氏的身契來,當日提腳賣了。
唐氏怨怪丈夫護國公,不想她丈夫心上卻也怨著她。李媛幼年在家時,因他佳耦二人隻得這麼一個女兒,不免疼惜。唐氏又自為以護國公府的勢派,李媛憑嫁到誰家,婆母丈夫都不敢不敬她,是以縱著李媛性子來,隻曉得剛正端方體統身份,一點子心機手腕也不教她,可不是吃了大虧去。若不是她一點不得乾元帝的意,他又何必兵行險招,竟就折了嫡宗子。如果彰武還在,李家何至於此。是以看著唐氏不肯見她,也就來了脾氣,也不再來討敗興。不想他這一不來,唐氏的脾氣就更加的不好了。
李敦武還好些,服侍在護國公身邊,護國公為人雖峻厲,卻不愛無事生非,。而小唐氏是唐氏獨一的媳婦兒,婆母病了,天然要在牀前侍疾,唐氏本來就不是好脾氣,因心境不寧臥病在床,日子一久愈發地不耐煩起來,便那小唐氏做了出氣筒,動輒嗬叱。小唐氏委曲得不可,卻又不敢駁嘴,也不敢痛恨唐氏,隻把一口毒氣嗬在了宸妃身上,隻覺若不是宸妃狐媚惑主將皇後逼到死路,護國公府也不會一片愁雲慘霧。
唐氏也有二十來日冇見著李琅,驀地見著李琅這幅模樣,頓時站了起來緊走幾步將李琅的手一拉,含淚道:“我的兒,你如何這幅模樣?小小年紀又有甚麼過不去的呢?倒叫我如何對得住你死了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