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誤會[第1頁/共4頁]
雖柔嘉不能將玉娘如何,可她到底是公主,年紀又小,便是率性頂撞了玉娘,玉娘也不好當真與她計算。如果計算了,便是她不慈,日子久了,聖上還能喜好一個連女孩子也容不下的人嗎?到時可不是旁人能出頭了。可如果玉娘硬忍著不與柔嘉計算,這也冇甚麼,她老是不虧損罷了。
乾元帝聞聲這句將手一擺,拖著元氏的幾個寺人便鬆開了手。
說來陳淑妃當真是個聰明人,也善於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雖本日事發俄然,柔嘉的落水並不是她的手筆,可當朱氏說出引著柔嘉往水邊去的小宮人是宸妃所賜時已勾動了她乘機而為從中取利的動機。
原是玉娘行事夙來全麵,不肯落人把柄,此次也是一樣,她將人賜出,轉頭就說與乾元帝曉得,是以乾元帝隻覺得玉娘天真率真,心胸開闊。如果玉娘成心難堪柔嘉,何必大張旗鼓地將人叫去合歡殿,怕人不曉得麼?如果玉娘成心關鍵柔嘉,何必親身賜下人去,是怕過後疑不到她身上麼?故此不管是陳淑妃還是朱氏,她們所說在乾元帝聽來都是彆有用心。
(下接作者有話說)
笨伯的打算,聰明人是再想不到看不透的。這回也是一樣,在玉孃的眼中,趙秀士兒戲普通的計算另有一番暴虐臉孔。在玉娘心上能做如許惡事的人不過是陳淑妃母子。現在的玉娘也算脫脫手來了,便藉著竇充容心疼柔嘉,安排下一出好戲,將引陳淑妃套入了轂中。
又說,元氏朱氏等四人齊刷刷地跪成一排,與乾元帝見完禮。乾元帝在四人麵前走過,一個個將人看過,俄然在朱氏麵前站住:“本日是你服侍的公主?”朱氏不料乾元帝問也不問,就將她拎了出來。
是以陳淑妃隻覺得這回是天賜良機,便是不能將玉娘撤除,也好壓一壓她的勢頭。如果能將柔嘉之死鼓吹一番,宗室們如何肯承諾叫如許一個蛇蠍心腸的毒婦登上後位!“飛燕來,啄天孫”,漢成帝朝時血淋淋的例子在前呢。
乾元帝點一點頭:“你在滄池邊上說的話,與朕再說一遍。”朱氏聽著這句,心上如何如許不怕,竟是又去瞧了陳淑妃一眼。陳淑妃原就是強自平靜,叫朱氏一眼一眼地看過來,哪能不慌,臉上便帶了些陳跡、待要瞧瞧乾元帝麵色,畢竟不敢。
這番話說得顛三倒四,可話中意義倒還明白,不過是拋清她與柔嘉落水的乾係。卻又將她調撥著柔嘉與景琰難堪的事,都推在了她對疇前的王婕妤現在的王庶人忠心的份上,倒也算得上有急智了。
說來趙秀士做了多少衣裳鞋襪與玉娘景琰,待得玉娘收養了景寧,連著景寧的衣裳也做,隻消做得衣裳,便親身往合歡殿送,可謂殷勤至極。倒也叫她撞見了幾次乾元帝。隻乾元帝到底是個天子,天然本性高傲,有玉娘如許一個無處分歧情意的才子在麵前,哪能將攀摹她的假貨瞧在眼中。趙秀士那裡明白這些,隻覺得是玉娘從中作梗,非常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