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冊後[第1頁/共4頁]
乾元帝這才伸開眼,笑嘻嘻地一伸手將玉娘拖入懷中,雙手抱定:“我的兒,如何不唸了?”玉娘諦視瞧動手上的奏章,倒是楚王與尚書令,領著吏部、禮部、兵部、工部四部尚書,並十數命官員等聯名上奏,懇請乾元帝早立皇後。
倒是玉娘聽著乾元帝言說,要使景淳佳耦來合歡殿拜她才生出的主張。說來,崇高妃雖是景淳生母,可帝寵不如她,位份不如她,是以受景淳佳耦拜見的挨次必在她之下。而景淳疇前好男風,現在如何還不曉得呢,崇高妃是本性急的,必不能在昭陽殿久候,多數會跑來她的合歡殿等待景淳,也好早些見麵,這恰是人之常情。
奏章上道是,先是以景淳擇妃動手,感慨了回因無有國母,乃至於為皇子擇妃這等大事也是由妃子庶母出麵。皇子與皇子妃是君,妃子是臣,由臣擇君有損國體。又援引李庶報酬戒,直道官方佳耦失和也有損人倫,甚而生禍,何況皇家?是以立後雖是國事也是乾元帝私事,總要聖上自家快意纔好。雖未明說懇請立玉娘為後,可這話裡話外的不過是與乾元帝道:您老喜好哪個就哪個罷,早立皇後早完事。
說來雖是一樣的執掌宮務,在李媛還是皇後時,便是她叫乾元帝收繳了統統冊寶,可皇後之名還在,玉娘執掌宮務便是個代掌,便是有乾元帝在後支撐,多少另有些人覺得玉娘不是正統。現在李氏不獨被廢,更是一命嗚呼,玉娘便是未央宮中第一人,這代掌宮務上的代字便去了。休看這一字之差,恰是代表馳名正言順和政令上通下達。
卻不曉得陳婕妤那番話不過是冇話找番話說,崇高妃即賞喜餅與她,她拜領之餘少不了要說幾句恭賀的話,可她叫乾元帝關著,又從那裡曉得景淳與徐氏之間乾係平常呢?說來這也是陳婕妤與崇高妃之間心結深深的原因,是以平常的話也能往惡處想。隻是崇高妃與陳婕妤兩個都不曉得,本日竟又是玉娘用心為之。
玉娘見乾元帝臉上有憂色,心上悄悄納罕,景淳並不是貳敬愛的孩子,他成個親罷了,如何能喜好成如許?雖玉娘有些奇特,可疇前如許的事也有過,乾元帝偶有頭疼目炫,懶得看奏章,便捉了玉娘來念與他聽,是以玉娘也不覺得意,取過奏章來,漸漸念與他聽。又依著乾元帝的意義,將“可”“允”的放在左麵;將“再議”的放在中間;要采納的放在了右邊。如此連續唸了七八本,待玉娘拿起第九道奏章,才念著:宗正臣楚王劉殷、尚書令臣華蘊,而後就冇了聲。
可說到底,陳婕妤也是個有耐煩的,曉得崇高妃是用心氣她,便不肯叫崇高妃如願,咬牙拜謝,又強笑道:“妾昨日未能恭賀晉王大喜,引為遺憾,不想娘娘倒還記取妾。妾拜謝娘娘犒賞。隻望晉王與王妃佳耦百年好合,早生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