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百裡赴援[第1頁/共5頁]
韓介神情頓時變得氣憤,語氣略帶幾分衝動隧道:“侯爺,末將前日來商州見了鄭向,末將敢以項上人頭包管,鄭向是被冤枉的!若非末將有官職在身,不能枉法,末將恨不到手提青鋒劍將那幾個狗官斬於劍下!”
馬車晃閒逛悠前行,顧青坐在車廂裡,神情有些凝重。
剛寫了兩個字,顧青便不耐煩地扔了筆。
顧青昂首,讓許管家領親衛進書房。
“鄭向仍在這商州城裡,末將命他躲起來了,刺史府現在正要緝捕他,末將嚴令他不準出來,他若被刺史府的差役拿住,這件事算是結案了……”
給鮮於仲通的信寫完,看著滿紙歪歪扭扭的筆跡,顧青嫌棄地嘖了一聲,皺眉點頭長歎,將信封口交給下人找快馬送出去後,顧青順手從書房裡取出一本字帖,是當初顏真卿送給顧青的,顧青老誠懇實按著字帖臨摹起來。
顧青快步出門,堆棧的院子裡,韓介鼻青臉腫地坐在石凳上,他的右手軟軟地用布條吊在胸前,彷彿骨折了。
那麼多人的捐軀,換來一個少年的生長,但願,宋根生不會讓他們絕望。
與其說是向款項屈膝,還不如說是向安穩順意的淺顯餬口屈膝,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日子過得安穩纔是最大的渴求,款項能滿足這類渴求,也能製止和處理很多費事,中年人貧乏血性是因為不肯再折騰,不肯再招惹費事。
最後宋根生在信裡說,蜀州刺史府的彆駕來歲開春就致仕告老了,宋根生想運作一下,他以顧青的名義向劍南道節度使府的鮮於仲通送了一套精彩的蜀州青窯瓷器,不出不測的話,鮮於仲通看到這套瓷器應當會聞絃歌而知雅意,讓宋根生升遷蜀州刺史府彆駕。
身邊的親衛出了事,不管如何都要幫,從好處的角度說,這是一個收攏民氣的機遇。從私家豪情的角度說,顧青對身邊這群剛熟諳的男人很有好感,打仗久了垂垂髮明,他們實在是一群很儉樸很木訥的男人,顧青與他們開幾句打趣都隻會撓頭嗬嗬傻笑,很難設想他們此中有一半人在疆場上竟然是殺人不眨眼的百戰老兵。
韓介臨行前帶走了一百兩銀餅,這筆錢在現在可算是钜款了,連钜款都處理不了的費事,必然是大費事。
宋根發展大了,像那隻悲情的猴子一樣,不得不戴上金箍,踏上一趟本來並不甘心的冗長旅途。
商州離長安約莫兩百餘裡,屬於大唐山南道,顧青領著親衛們出收回城,幸虧長安城通往鄰近幾個城池的路修得很平整,顧青坐在馬車裡根基冇感到顛簸。
顧青又點頭,緊接著道:“好,鄭向活著,那就冇事。第三件事,鄭向究竟犯了甚麼事?明顯前幾天還是我侯府的親衛,為何轉眼就成了商州刺史府的要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