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萬世之誌[第1頁/共5頁]
他們大多已不再年青,光陰從他們身上流過,烙下了點點班駁,磨去了曾經的棱角,但是當塵封已久的誌向重新擦拭過後,仍然在心底深處綻放出刺眼的光彩。
顧青點頭,然後看著這名官員,道:“你是何人,官居何職?”
亂世的根底就是如許漸漸被擺盪的。當朝堂裡的臣子隻知逢迎上意,而不知為民做事,滿朝一片歌功頌德聲,那麼這座江山便已埋下了重重隱患,安祿山造反隻是一根導火索,剛好將這些隱患引爆了罷了。
…………
環顧世人好久,顧青緩緩道:“爾等本來在分歧的官階,分歧的職司上任職,你們中間有的是一縣縣令,有的是一州判官,另有的是朝中禦史,主事和郎中等等,是我親身命令將你們調來進奏院,或許你們還不曉得我調你們來此的企圖……”
世人神情驚詫,他們冇想到這位年青的郡王殿下竟然有如此宏遠的誌向,而這個誌向,也是他們統統人的誌向,在官任上肯做實事的官員,畢竟還是有幾分上報君國,下安百姓的誌向的,隻是多年宦海排擠,情麵油滑沖刷,被光陰洗滌以後,當年的宏遠誌向已垂垂健忘,塵封在心底深處。
墨客老去,機遇方來。
因而朝堂的上層官員忙著追求寒暄,對於政事則拍拍腦筋隨便決定,而基層真正做實事的官員累得像條狗也升不上去,在大官的眼裡,下級官吏就是做事的伕役。
王縉感激隧道:“下官的胞兄王維在安賊淪陷長安時不幸落入賊人之手,不得不虛與委蛇被安賊任以偽職,厥後長安光複,胞兄被王師拿入大獄鞠問,傳聞在朝殿之上,是郡王殿下與群臣據理力圖,諒解了那些淪陷敵賊之手後被迫授以偽職的官員,下官的胞兄才得以活命,不予問罪,王家能保全於亂世,皆是郡王殿下之恩情。”
顧青暴露了自傲的淺笑,道:“我現在已有三個女人,頓時還會另娶一個進門,不謙遜的說,女人這方麵我拿捏得死死的。”
麵前這些官員不必然都是好官,但他們多多極少做出過一些政績。
顧青淡淡隧道:“女人對你又打又罵,實在是因為你給了她太多安然感,女人一旦安然感充足,便會在敬愛的男人麵前放浪形骸,不計形象,揭示她們實在的自我,以是,你不能一味地任打任罵,你要適本地減少她的安然感,讓她有危急感,有了危急感纔會謹言慎行,待你和順如初……”
顧青笑著搖點頭,然後望向世人,緩緩道:“該說的話差未幾說完了,各位到差以後,當須結壯本分做事,儘快規複各地農耕戶籍等諸事……”
回到王府,馮羽正徐行圍著院子裡的銀杏漫步,見顧青返來,馮羽迎了上去,笑道:“顧阿兄將那百餘名官員都分撥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