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閉月羞花[第2頁/共4頁]
顧青與楊貴妃的目光對視,從字麵意義來講,這是真正的“一眼千年”。
顧青低頭道:“是,草民想起大唐之前有三位美人,一為西施,是謂‘沉魚’,二為王昭君,是謂‘落雁’,三為貂蟬,是謂‘閉月’,那麼第四位美人,草民覺得非貴妃娘娘莫屬。”
“少年郎的模樣天發展得不歡暢,卻生了一張巧嘴,真會說話,是有人教你這麼說的嗎?”楊貴妃咯咯笑道。
顧青低頭道:“是,隻因天下皆傳貴妃娘娘之美古今罕見,草民無福可見,隻能憑胡設想,越想越心慕之,近聞貴妃娘娘鑾駕至蜀州,草民欣喜不已,遂作下此詩,聊為貴妃娘娘賀。”
楊貴妃卻掩嘴笑道:“兩個詞?但說無妨,說得不好也不究罪。”
顧青悄悄感喟,就這幾句便是“油嘴滑舌”了?你若聽過宿世爛大街的土味情話,隻怕會衝動得尿顫。
鮮於仲通越來越感覺顧青這個少年很奧秘,城府也很深,才十七歲的年紀,已讓他這個節度使都捉摸不透了。
心態跟經曆有關,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確切存在差彆。冇見過世麵的孩子看到某個十八線小明星都會衝動失態,感覺本身多麼榮幸能見到明星,而見過大世麵的人,不管見到任何大人物都能保持內心的安靜,在態度上做到不卑不亢。
楊貴妃卻聽得非常高興,掩著小嘴咯咯直笑,笑得花枝亂顫,渾然不在乎顧青的話多麼無禮,在她眼裡看來,顧青隻是個冇顛末禮節教誨的農戶孩子,駕前失禮也不是甚麼好事,畢竟顧青剛纔的讚譽很樸拙。
楊貴妃讚道:“十七歲便有如此才情,可見陛下的大唐江隱士才輩出,社稷永固。”
四周的寺人宮女和官員們紛繁朝楊貴妃躬身施禮,異口同聲道:“大唐社稷萬代昌隆。”
跟著寺人走入行宮,顧青的表情仍未任何衝動。
鮮於仲通陪著他一起等,一向比及上中午分,內裡才慢吞吞走出一名寺人,奉告鮮於仲通和顧青,貴妃娘娘宣見。
楊貴妃輕笑道:“本宮不信,從未見過哪家少年如你這般油嘴滑舌,你不像是農戶出身的孩子,反倒像那些泡在脂粉堆裡長大的少年。”
楊貴妃聽顧青將她與當代彆的三位美人相提並論,不由心花怒放,歡暢隧道:“那麼本宮該如何描述呢?”
顧青宿世也見過很多大人物,不管多大的老闆,不管多斑斕的明星,見麵時隻需求在腦海裡設想一下他們便秘或挖鼻孔時的模樣,顧青的表情刹時就安靜無波,乃誠意裡有點嫌棄。
如此一想,見所謂的大人物究竟有甚麼值得衝動的?
再大的人物終歸也是人,他們跟淺顯人一樣吃喝拉撒,他們捱打時還是會痛呼哎呀,他們挖鼻孔時的姿式不見得比淺顯人都雅,他們便秘時神采還是很猙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