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同[第1頁/共5頁]
陛下賜下了頭功牌,成敬就分發頭功牌大禮包;陛下賜下的奇功牌,成敬就分發奇功牌大禮包;如果陛下有恩賜宣慰,也一樣由成敬賣力送出;如果宮裡誕下了子嗣,要發放百事大吉盒,也是成敬賣力。
這跟陛下奏對要想甚麼說甚麼?那不是活膩了嗎?
“高陽伯勞苦功高,在甘肅邊方戍邊就是三十餘年,陛下本來籌算讓高陽伯歇一歇,但是這講武堂內還缺一名掌教,陛下就差咱家問問高陽伯,還願為大明效力否?”成敬等李文謝了恩,又開口問道。
李文說了實話,嘉峪關外不是陝西行都司的轄區,他如果出關作戰,輸了是個天大的費事,贏了也一樣是個費事,這要被參一本,到時候不是屎也是屎了。
李文走過了西土城,轉道去了北土城,而後在德勝門外上馬,籌辦入城,在交代了路引等物以後,李文見到了來接他的人,大明文淵閣秉筆寺人成敬,宮裡的二號大璫,僅在興安之下。
又因為陛下待下不薄,又格外康慨,所賜之物代價不菲,以是成敬在大明表裡,也有送財孺子的雅稱。
“指導說不上,但是陛下是很簡樸的人,有甚麼話喜好直說,不喜好拐外抹角,陛下憂心國事,很忙,顧不得那麼多的客氣和打機鋒,如果和陛下奏對,李批示還是內心如何想,就如何說便是。”
周百戶名叫周忠毅,乃是山東濟南府人士,在正統十四年作為備操軍被征召入京,插手了京師之戰,而後在景泰四年景為了銳卒。
周忠毅迷惑的問道:“高陽伯何出此言,陛下不是讓你做講武堂掌教嗎?”
“罪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千萬歲。”李文進門就行了一個三拜五叩的大禮,這是麵聖的需求禮節。
“一舉多得。”李文持續打馬前行,對著周忠毅說道。
這些寺人們但凡是敢接這個錢,明天就被興安大璫埋到後山積肥了。
“大明京營十二團營,二十四萬人,景泰四年時選鋒清汰,有六萬零五百銳卒,周百戶,當年也是銳卒之一?”李文對著身邊的一名鐵冊軍扣問道。
“罪臣該死,罪臣當時就揣摩著這瓜州乃是嘉峪關外,不在轄區,就…”李文想起了成敬的告戒,才一咬牙說道:“不在轄區以內,就怕隨便變更軍卒,會被彈劾,就挑選了按兵不出。”
李文勒住了馬匹,站在高崗上,看著京師外連綴的民舍,鬆了一口氣。
以是李文挑選了甚麼都不做。
“如果未見京營作戰,我不信此言,但是見了京營作戰,我不能不信,京營悍勇。”李文非常認同周忠毅的話,陛下部下如果有六萬如許的銳卒,那就是天下罪之,陛下也能夠蕩清寰宇了。
作為世官,他的存在停滯的大明改土歸流的法度,也變相禁止了大明改陝西行都司為甘肅,設立三司郡縣流官辦理,也禁止了大明天子的海陸並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