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第3頁/共4頁]
話說殺人償命,是大家間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難假,是假難真。真的時節,即使有錢能夠通神,目下脫逃憲網,到底天理不容,偶然當中,天然敗露;假的時節,即使酷刑拷掠,誣伏莫伸,到底有個辨白的日子。假饒誤出誤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於囹圄、刀鋸之間,莫非頭頂上這個老翁是冇有眼睛的麼?所之前人說得好:
少頃,兒了王小二送飯來了。王甲說知備細,又分付道:“倘無益用處,不成憐惜財帛,誤我性命!”小二一一應諾,徑投鄒白叟家來,說知父婚事體,求他戰略謀脫。白叟道:“令尊之事親供詞招,知縣又是新到任的,自手問成。隨你那邊告辨,出不得縣間初案,他也不肯認錯翻招。你將二三百兩與我,待我往南京逛逛,尋個機遇,定要設法出來。”小二道:“如何設法?”白叟道:“你不要管我,隻交銀子與我了,今後便見手腕,現在不好先說得。”小二歸去,當下湊了三百兩銀子,到鄒白叟家付出恰當,隨即催他啟程。鄒白叟道:“有了很多白物,好歹要尋出一個機遇來。且寬解等候等候。”小二謝彆而回,白叟連夜清算行李,往南京進發。
福善禍淫,昭彰天理。欲害彆人,先傷本身。
古來清官察吏,不止一人,曉得性命關天,又且世情義外。儘有極難信的事,偏是真的;極易信的事,偏是假的。以是就是情真罪當的,還要細細體訪幾番,方能夠獄無冤鬼。現在為官做吏的人,貪愛的是財帛,阿諛的是繁華,把那“樸重公允”四字撇卻東洋大海。明知這事無可寬客,也悄悄放過,明知這事有些難堪,也將來草草問成。竟不想殺人可恕,道理難容。那親脫手的好徒,若不明正其罪,被害冤魂何時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