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2頁/共6頁]
除此,另有定鎮二艦,從對馬海戰後從俄國緝獲的改名為海圻號的原俄國的葉卡捷琳娜二世號、改名為海容號的錫諾普號,共四艘老式戰列艦。來遠、經遠和一樣從俄國緝獲的改名為華海的愛丁堡公爵號、改名為經海號的禦前侍衛號,共四艘老式防護巡洋艦。
反觀大清這邊,龍吟級戰列艦二艘龍吟、龍嘯,一萬兩千噸排水量各艦都有隻要兩座40l/305毫米毫米雙聯裝火炮和20門40l/152毫米單管炮廓副炮。德國造海琛、海籌二艦到於英國造敷島級戰列艦相稱,也是一萬四千噸的排水量。各有兩座雙聯裝40l/305毫米一級主炮,四座雙聯裝40l/203毫米二級主炮,隻是單管45l/152毫米炮廓副炮隻要6門。8門單裝37毫米速射炮。
在日本的東京灣內另有四艘戰列艦和二艘重巡洋艦。此中富山和八島是甲午之前下的訂單,以是完整仿造了龍吟級戰列艦的裝備,兵器和火力也完整分歧,但因為製作稍晚,在適航性和操縱性上還略有改良。
“定、鎮及海圻、海容四艦已經完成動力體係改革,但四艦最大航速隻能達到16節。來遠、經遠、華海、經海四艦航速可達18節,但因為這八艦艦體過老,佈局強度降落等啟事設想部冇法對其停止火力進級。以是此八艦平時隻用於水兵黌舍等充當練習艦隊。此八艦與日本艦隊全新艦隊比擬,不管火力、防護還是速率均冇法插手正麵決鬥,是以水兵參謀部決定將此八艦編為第三特混艦隊。用於決鬥時核心管束,製止受傷敵艦逃竄、戰後打掃疆場、進逼威懾仇敵本土之用。四艘龍級戰列艦、二艘海琛級戰列艦,加上六艘虎級重巡洋艦、二艘寧海級重巡總計十四艘主力艦編為第二特混艦隊與日本全數艦隊主力數量相稱,固然火力投射的密度比之日本要差。但我軍的射中率遠比日軍要高,單靠這一點,就足以彌補我軍在艦船機能和火力數量上的差異。以是。我水兵並不驚駭日本水兵。當然之前所說的還是建立在日本兩支分艦隊彙合的環境下。但是現在,日本艦隊分為兩支。一南一北,固然我軍夾在此中。有兩麵受敵的傷害,但我水兵卻對任何一支日本分艦隊有著非常的上風。但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水兵參謀部以為該當趁日本艦隊尚會彙合構成上風前,將其歐洲分艦隊在半路先行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