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周郎周郎(三國) -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七章[第2頁/共4頁]

太史慈當時不欲平白欠他情麵,也為他押送了幾次糧草,掃平了幾處山匪。說是兩不相欠,但畢竟是受其雪中送炭之恩,陣前拚殺他能夠無愧於心,但袁術幾敗以後急怒攻心,吐血沉痾,乃至窮路,要他趁此機會行趕儘撲滅之事,太史慈倒是不管如何都做不出來。因而隻能任由袁術退兵而去。

但是周瑜的目光在大喬身後的房門上略略一停,就轉而擺手:“不必了,病而延醫,瑜乃一武夫,留在此處又有何用?先生若需用藥用人,儘管開口便是。”

李睦被他成竹在胸的笑容晃得愣了好一會兒,才總算反應過來他話中阿誰“子義之妹”就是她本身,一時目瞪口呆,怔然說不出話來。

李睦的記性一貫不錯,記人記事,記恩記仇,乃至徐州邙山上那一批初見她的兵士樣貌如何,軍職如何,家中又如何她還記得清清楚楚,但卻對這些筆墨類記錄前背後忘,頭痛得很。

不知周瑜言中深指,隻見他目色湛然,神容當真,李睦不由臉上一紅。

孫策在時用張昭張紘管束本地的世族朱門,一麵又軍嚴肅令壓抑,以雷厲流行的姿勢刁悍地動懾住民氣。而此時新舊瓜代,在孫策的威壓之下臨時冬眠的各家都有蠢蠢欲動之態,李睦若措置不慎,極有能夠埋下他日禍端。

她曉得吳之四姓,顧陸朱張。但四家裡,除了出了個陸遜的“陸”外,其他底子就是一頭霧水。

隻是太史慈這個“分寸”……

“讓你先說。”李睦極有氣度地擺手。

這些日子以來,吳郡內的士族,江東屬地下的朱門,北方的曹操,虎視的劉備,軍中老將,殿上文臣,各方權勢周瑜都細心機過想過,卻唯獨冇想到太史慈定要尋他約架這事!

周瑜微微一笑,目中湛然生輝:“你固然偏幫子義無妨,他於校場先贏我一陣,我便去求吳太夫人做主許子義之妹為我妻。我二人結秦晉之好,一同保全江東局勢的穩定,也令那些等著看我們爭權奪利的鼠輩無處容身。”

躊躇再三,終歎一口氣,留步轉頭。

“當日在尋陽城中,是我初聞伯符之訊,亂了方寸,思慮失周,但你能在此……我幸乃至也。”

從宅院裡出來,兩人一前一後而行,很久都未曾說話。

“子義於淮口數敗袁術,數日前袁術糧儘退兵,子義念其收留之義,不欲追擊,已解纜回吳。”周瑜的語氣當中略帶一絲隱憂,“他是恩德不負的壯懷君子,可落在旁人眼中,卻免不了一條按兵不動,用心私縱袁術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