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周郎周郎(三國)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第1頁/共4頁]

孫策坐在最當中,周瑜在左,太史慈在右,餘下的人各分擺佈按序而坐。李睦剛往門口一站,掃了一眼,就聞聲周瑜笑吟吟的聲音:“權公子到了。”

有起鬨的,頓時就有拆台的,那人話音方落,才往外邁了一步,立即又有一人笑嚷:“主公入軍時你還冇營外的鹿角子高。還痛快殺敵?豈不是在夢裡耶?”

這會兒李睦也看出不對來――太史慈和周瑜……如何就像是杠上了?

“瘦而無肉豈不有趣?要腰身軟,身上……”

因而看似三尺多長的佩刀其實在刀鞘內隻要一頭一尾兩截刀刃。當中空了一大段,分量也就輕了一大半,懸於腰間,從內裡涓滴看不出任何題目來。

“幾杯怎夠,主公當年初入軍中,但是陪我等喝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日頭初起又上陣殺敵,何其痛快!”太史慈還不及接話,已經有人立即呼喝著撤了酒盞換大爵,站起來就要給李睦把盞倒酒。

一排十個,兩排人麵對隔出一條道而坐,那就是二十個,再加上孫策,一共就是二十一小我。

李睦佩著劍,一起走來與人拱手致揖。直到這時候她才俄然之間發覺這些日子以來,她竟然在軍中也算是混了個臉熟。

軍中兒郎多樸重,自來是敬慕強者,又極度巴望應戰強者。常日裡最大的爭鬥也就是相互相互比試。弓馬刀槍,騎射角力,強者為勝,得意民氣。孫策年不過二十出頭,就能統領這很多兵馬,何嘗不也是從年幼隨父參軍起就這般日日與人廝打,又陣前身先士卒,從不撤退,打出來的聲望。

這個年代的酒都是糧食釀產,比年交戰又逢蝗災,平凡人家填飽肚子都困難,酒便成了朱門世族才耗損得起的物品。再加上軍中禁酒,唯有大勝慶功,或者冬夏兩節之時纔會弛禁。也正因如此,軍中主將如果賞酒,哪怕隻一杯,於淺顯兵士而言,就是天大的光榮。

老是不好。

就在這俄然靜下來的一刹時,周瑜忽地朗聲一笑:“子義兄但是醉得連酒盞都執不穩了?可願隨瑜一同以劍作舞,醒醒酒,也為各位助一助酒興?”

高順和張遼都在右麵,左麵那一排她是一個都不熟諳,隻乍一看,一個個都是皮膚烏黑,留著亂蓬蓬的絡腮長鬍子,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來。

一句話,說得擺佈正等著向孫策要軍功的莽男人們一陣喝采,而李睦又向太史慈笑一笑,抬高了聲音湊上去問:“阿兄教我技藝,可曾教過我喝酒?”

太史慈自投在孫策麾下以後,陣前勇猛,仿若利劍揮斬,勢如披靡。而他在軍中倒是一貫待人謙恭,言辭客氣,極其低調。乃至幾次有孫氏舊將聽聞他單身救北海的名譽,或欽慕,或不平,想尋他較量比試一番,都被他推讓而去,這回周瑜出麵,總算是能見地一下這位青州名將的本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