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周郎周郎(三國)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第1頁/共4頁]

呂蒙此時還是個十六歲的少年郎,偷偷跟著姊夫鄧當離家參軍,於下邳一戰中被孫策挑中,這回周瑜派人往下邳送信,稟報孫權重傷一過後,孫策就遣了他來複書。他便恰好趁此機遇賴在周瑜軍中,直說要上陣殺敵,周瑜見其實在年幼,就將他打發到這後軍來,專門押運糧草。

李睦不管如何也設想不出這個上躥下跳的少年將來會長為克己內斂,令人摸不透真假的江東名將,被他一句周郎,一句孫郎的纏得頭暈,隻恐說多了露了馬腳,事涉孫策,她也難保她印象當中還記得的汗青記錄幾分是真,又幾分是出自誣捏。老是人多口雜,多說無益,便乾脆拿了樹枝,在沙地上畫了張簡樸的平拋活動力學闡發圖,省去單位換算,隻用數字標示,又列了幾條簡樸的算術,讓這個以將勤補拙著名的少年本身漸漸研討。

“稟權公子,皖城將破,周郎請權公子移步軍前受降。”

依言回身,李睦雙手一張:“如此,有勞公瑾。”

呂蒙悻悻地回身向李睦行了半禮,緩慢地竄了出去。

當日話趕話的,她話說得標緻,可過後卻不免難堪。更始終有一口氣,說不清道不明地梗在心口,令她下認識決計腸躲避周瑜。

“你真的本身會穿?還是要尋親兵出去?”

就算平常將領,穿甲時也多有親兵在旁幫手,可李睦偏又不能尋人出去,隻能看著這副鐵甲發楞!

既然他要假裝甚麼也冇產生過,那她還能主動提起這茬難堪事麼?

前天她嘴快,隨口問了一句投石機的精準度,不想這個期間的投石機隻是操縱最粗陋的槓桿道理,數十人同時發力拉拋杆的一頭,從而將另一頭的巨石向外拋出,但是卻常常因為人多發力不應時,或者方向偏差形成發射失利,再加上全木製的投石車粗笨而極易耗費,常常冇發射幾次就因接受不了拋杆兩端的重量而散了架,當然彆說精準度,真正兩軍對壘,除非圍城打營,誰也不會費時吃力把這投石車推出來。

“阿誰……”周瑜的身量比李睦高出很多,此時才疇前軍而回,白袍銀甲,更顯威武高大。

“出去!”這回是一前一後兩人異口同聲。

但是回到帳中,劈麵對著懸得與她同高的甲衣,李睦摸了摸鼻梁,還是心中哀歎――她如何曉得這又是肩鎧,又是前後兩檔擺佈繫帶的魚鱗甲要如何穿?

剛好有一次他講到下邳外劉備被□□從天而降嚇得心膽俱裂時,恰逢李睦恰好巡完第一遍營返來,被他看到,因而又纏著她將如何一箭能射四百步之遠。

初秋的細雨帶著一份風涼,清冽冽的,將六合間都蒙上一層濕漉漉的水汽。看似飄飄灑灑無關緊急,卻很快將人衣發儘皆打濕。

她的帳中倒是確切有一副甲衣一向掛在架子上,李睦隻當那是安營紮寨時每個營帳的“標配”,全把它當個裝潢品,看中間懸著的輿圖還比看它多,偶爾走得快了不重視碰到一下,甲片帶著木架子一同嘩啦啦的搖,一看就重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