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第3頁/共4頁]
就像太史慈方纔想起孫策時一樣。
再三算計誠懇人,李睦終究生出一絲不美意義來,躬身長長回了個全禮。
假定劉備看出了他這點讓步之意,會不會是以生出不悅,而這份不悅又會不會再令趙雲想起她本日安然送他出營的景象來?
看著李睦有模有樣,一時揹負著雙手言辭侃侃,一時又笑語晏晏地行禮,太史慈不由心中感慨。他為江東孫氏交戰四方,是報孫策之知遇,而自家這個妹子,如此至心全意為江東孫氏操心策劃,卻隻為周瑜。
但李睦的這番示好,他倒是不管如何都領不了情了,隻能長長一揖,許心中之諾:“雲定不忘公子恩德。”
看似不應時宜,看似多此一舉,但卻恰是這等不顧存亡,非論敵友的熱血豪情,才令這命如草芥的亂世璨亮得動聽心魄。
明顯能半日以內憑兵力擷取軍糧卻孤身連戰三日的孫策如是,呂布身故以後還下邳城外半步不退的高順如是,為公孫瓚護佑幺子不吝搏命相博的趙雲亦如是。就連世族出身的周瑜,多謀如狐,生性蕭灑,也免不了這類深切骨髓豪情壯懷,平生心力酬知己。
現在劉備就是擦不掉抹不去的白月光,李睦就隻能極力成為硃砂痣。不伐袁術而占徐州已是不信,公孫瓚於他有恩而不救就是不義,亂世當中,慈不掌兵,哪有真的仁德不殺之師?劉備將本身的起點定得太高,身邊又乏人替他全麵謀算,就像下邳城外為擒高順不吝白喪諸多兵士性命普通,這朦昏黃朧的白月光總有被烏雲掩蔽的時候。
昂首隻見李睦清致豪氣的長眉揚起,向他暴露個滑頭的笑容來:“欲將取之,必先予之!”
江東六郡,因孫策初喪而暗潮湧動,現在缺的就是安寧下來的時候。操縱劉備變相為江東的安寧爭奪時候,再加上要為周瑜吸引曹操的視野,這纔是她真正情願為劉備當這一次說客的啟事。
趙雲是重情重信,忠義肝膽的豪烈君子。為人樸重,從不忘恩德。既然如此,她何不大風雅方表白招攬之意,再大風雅方任其來去自在。救他一次,不提前提,不求回報,乃至還備糧備馬,送他平安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