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第4頁/共6頁]
太史慈輕歎一口氣。
可張昭想的倒是江東靠海,煮海得鹽的效力再低,江東的世族也冇一家不再這上頭咬一口肉的。現在即使鹽量增加,但如果李睦要專賣,難道還是侵害了這些世族的好處?
一個截了另一個定下的鹽民,而另一個則立即開口要其精兵為匠。還當著孫紹的麵,這不是反麵又是甚麼?
周瑜人一返來,不及卸甲就來看望她,將那晚他向太史慈求娶李睦一事直言相告,並請她出麵為媒。
孫紹見她麵上並無不虞,彎了彎唇角,重重點了點頭。
礙於顧氏在吳地的影響,以及顧雍一貫清孤樸直的申明,馳騁疆場合向披靡的千古名將隻能采取聲東擊西的迂迴戰術,點了一支輕騎從後抄了那一眾往船場而行的鹽民後路。
開鹽之舉,是她為本身將來留的“後路”,歸正她這個“孫權”身上的光環已經充足在江東安身,再多此一舉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那就讓他們屯去好了!
大抵是問出了他的心聲,顧雍朝李睦一揖,很對勁地持續保持了沉默。
顧雍一貫是尊禮行規之人,隻是李睦改鹽場之製的事是當著孫紹的麵議過的,其成果又是如此令人奮發,他一時不察,竟疏漏了!
張昭抹了一把臉上的汗,緩了口氣,頓時又變回了阿誰端和敦肅的父老模樣:“這是天然,昭已請子義將軍派兵長駐此地,此後凡用曬鹽之法的鹽場也一概駐兵嚴守,住民鹽民非三代以上者不得擅入。”
張昭目光一凜,猛地昂首看她:“權公子要行專賣之事?”
他固然也早看出自家妹子對周瑜素有交誼,但他為長兄,很多事不便多問。更何況,自家的這個妹子在他眼裡還隻是個冇長大的女娃,即便曉得周瑜是誠哀告姻,可如何開口將此事奉告李睦,他卻一向躊躇不定。
“公瑾所言不錯,主公當以民生為重。”李睦微微一笑,伸手在孫紹牽住她衣袖的手背上拍了拍。
他族中長輩現在居在江北,亂世裡同業不易,要趕過來也不知要比及何時。姻約之定,需父母之命。太史慈長兄如父,而他與孫策情同手足,升堂拜母,請吳太夫人出麵,是最合適的。
李睦眼角餘光瞥到見顧雍手一抬,虛施一禮正要說話,從速壓著周瑜未絕的尾音詰問:“動民夫勞工事,你得何人允準而行?”
取鹽之法算她的,但這番籌算,倒是隻要作為孫權說出來纔夠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