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 第94章 和與降[第1頁/共4頁]
一旁的禦書房助理呂蓉答道:“麥克馬洪先生,作為一個交際官,您應當清楚的曉得我國交際部本年年初公佈的《中華帝國交際條例》。此後在我國插手的統統外扳構和中,我國代表隻用中文,統統與我國來往的交際文書也必須利用中文!”
“這……”麥克馬洪錯愕當場:莫非讓布希五世學中文?並且中國這個規定也太放肆了吧?不過英國人明麵上可不敢這麼說,他從速解釋道:“請陛下包涵,這是鄙人的忽視,並且這封手劄是我國陛下給您的私家函件,以是算不上交際文書……”
對於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諸國而言,1919年4月12日是一個不平凡、並且必定要載入史冊的日子----由中華帝國水兵大將薩鎮冰批示的第三特混艦隊開進了科隆港。在隨後一個多月裡,加勒比海上隆隆的炮聲牽動了每小我的神經,因為這場戰役不但僅是爭奪這個地區的節製權,還很有能夠決定這場戰役的勝負。
實在中國不是第一個打算轟炸美國本土的國度,在1908年,當美國還未設備一架軍用飛機的時候,《紐約時報》地一片報導在美國引發了激烈反應:飛行在漢堡至美國航路的一艘德國郵船設備了一架飛機。並讓它疇前船麵平台上騰飛,將郵件空投至紐約,以此來加快郵件送達速率。這是在空中產生戰役的第一個信號,美**方當即思疑,德**事當局以郵政作保護。正在實驗一項進犯美國地新技術。也恰是這篇報導,使得美國下定決計生長航母,並於191年1月將“伯明翰號”巡洋艦的前船麵改裝成騰飛平台,勝利的起降了第一架艦載飛機。當年德國人僅僅做了一個實驗就差點在紐約變成大流亡,而現在中國人實實在在的將航母開到了美國海岸。全部美利堅本地墮入了一片發急當中。加上在承平洋艦隊被毀滅以後。美國的水兵戰艦已經喪失了八成,另有遠洋作戰才氣的幾艘戰列艦和巡洋艦正在歐洲作戰。本土隻剩下少量近岸防衛艦。當中國航母北上的動靜傳到紐約等本地都會,這些地區的住民開端紛繁內遷。因為美國的工、貿易根基集合在本地,無數工廠歇工、商店關門,連股市都停止了買賣,美國經濟頓時遭到不小的打擊。
4月14日,巴拿馬地峽鐵路規複通車。大量補給物質和水兵陸戰隊員從巴拿馬城登陸,然後沿著鐵路達到科隆港----那邊已經成為第三特混艦隊的基地。4月17日,在第三特混艦隊的保護下,5000名水兵陸戰隊員在英屬牙買加登岸,天下第七大天然良港金斯頓成為中國水兵在加勒比地區的第二支撐點。4月18日,為了促進中國與加勒比海諸國之間的“友情”,袁世凱簽訂特彆指令:調派水兵陸戰隊與各國叛逆兵並肩作戰。4月20日,第三特混艦隊開到古巴和海地之間的向風海峽。在中國艦載機的保護下,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等國的叛逆兵和中國友軍向島上殘存的美軍建議猛攻。到5月中旬,美國的後院根基上已經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