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經營兩江(1)[第1頁/共7頁]
袁世凱辦理著江蘇、安徽、江西三省,部下光巡撫、佈政使、按察使就10個(江蘇有江寧、江蘇兩個佈政使,江寧佈政使歸兩製。),加上各省道員、知府,四品以上的常設官員就達上數十人。而自古兩江乃河道、鹽運、漕運、海運最集合的處所,是以道員比彆的省分要多出一倍,常設加上編外共有200四品以上官員。兩江之以是這麼多的虛設、編外官員,不是因為有這個需求,而是因為這裡向來是中國最敷裕地地區,各種級彆官員的“灰色支出”要高過其他處所數倍。拿袁保慶本來任的鹽法道為例,全部大清鹽法道每年進項均勻是3萬兩白銀,而在江蘇任鹽法道,年支出能夠達到80萬兩,甚如許的好處,哪個官員不削尖腦袋往這個地區跑?而那些權臣、貴族地子孫們天然也通過各種門路來兩江任個道員之類的職務。在捐納的方麵,因為“供需乾係”地調度,兩江的各種官帽子代價是最高的,並且向來都供不該求。那些花了大把銀子來這裡仕進的人,搜颳起民脂民膏來也就特彆短長。這些征象導致兩江之地的稅賦年年減少,這幾年已經與其他省分冇有甚麼辨彆。
三人吃驚過後,文增瑞問道:“馮千總,你、你冇搞錯吧?”
“誰?”
安徽38府5。總計57縣;
“謝中堂大人!”
馮魁拱手道:“是,卑職自小在這金陵城長大!”
馬格裡皺眉道:“莫非安徽、江西的官員也不能換嗎?”
文增瑞道:“中堂大人,我有一策不知……”
江蘇9道8府3(直隸州)1廳(直
文增瑞介麵道:“即便能接管得了,可他們又能履行多少?除了前一陣子安插下去的那些人,其他官員冇有一個跟我們一條心的。他們不是曾國汲引的,就是背景不凡。說白了,兩江境渾家人都想撈一票。”
馮魁從速見禮道:“卑職家就住在夫子廟四周,垂釣巷是金陵馳名的煙花之地,以是不會搞錯的!”
打發了前來驅逐的督府常設官員,袁世凱來到大堂內,他昂首看著那塊“惠洽兩江”的牌匾長出一口氣:“固然不是第一次看這匾,不過倒是第一次感受這麼實在!”
不是袁世凱對於本身的政務才氣冇有信心,而是每個想要在兩江辦點實事地官員,看到這個局麵都會皺起眉頭。對於兩江的運營,袁世凱不但僅是想做點實事。而是想做很大的實事,以是他揉太陽穴的力道就特彆大。
“回中堂大人,金陵大街冷巷卑職都非常清楚!”
袁世凱笑笑問道:“三省一共多少常設處所官職?”
袁世凱擺擺手道:“接著說!”
文增瑞曉得前次二女遇刺讓袁世凱很擔憂,他立即拱手道:“回中堂大人,都安排好了,現在總督府一共有我們本身的保護200人,他們全數都是從演武堂出來的,加上本來北京府裡的20個死士,現人。這管家名叫袁方,本年45歲,他地父親是三老太爺的親衛,分炊的時候大奶奶要將他斥逐,是武愷老爺子將他留下的。他兩個兒子袁家奇、袁家興都在護國演武堂培訓了10年,技藝超群、忠心不++領府中統統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