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 飛魚級快速魚雷艇及魚雷技術

飛魚級快速魚雷艇及魚雷技術[第1頁/共2頁]

直徑:55cm

靈箭2型魚雷(電力推動)

陀螺儀定向直航

陀螺儀定向直航

武備

吃水1.05米

彈頭重量:280kg

推動體例:緊縮氛圍

寬:4米

1938年,德國起首在潛艦上設備了無航跡電動魚雷,它降服了熱力魚雷在飛行中因排擠氣體構成航跡而易被髮明的缺點。1943年,德國起首研製出單平麵被動式聲自導魚雷,它可領受水而艦艇的噪聲主動導魚雷,進步了射中率。第二次天下大戰末期,德國又發明瞭線導魚雷,發射艦艇通過與魚雷尾部連接的導線停止製導,不易被滋擾。

排水量95噸

直徑:55cm

團體重量:1.5噸

該魚雷的推動體例是蒸汽動力鞭策,航速能夠調劑。它在水中活動時,帶有一條較著的波痕,很輕易被髮明,首要缺點是在飛行期間會在海麵上留下一串很清楚的氣泡陳跡,首要設備水麵艦艇。

1899年,奧匈帝國的水兵製圖員奧布裡將陀螺儀安裝在魚雷上,用它來節製魚雷定向直航,製成天下上第一枚節製向的魚雷,大大進步了魚雷的射中精度。1904年,美國人布裡斯發明發熱力發動機代替緊縮氛圍發動機的第一條熱動力魚雷(亦稱蒸汽瓦斯魚雷),使魚雷的航速進步至約65千米/小時(36節),航程達2740米。

靈箭1型(蒸汽動力)

推動體例:電力

25mm雙管構造炮一門,89式艦載重機槍一挺,魚雷發射管4具(艇首3具,艇尾1具)。裝備12枚采取靈箭級節製向蒸汽瓦斯魚雷。

書網www.T

魚雷的前身是一種出世於19世紀初的“撐杆雷”,撐杆雷用一根長杆牢固在小艇艇艏,海戰時小艇衝向敵艦,用撐杆雷撞擊爆炸敵艦。1864年,奧匈帝國水兵的盧庇烏斯艦長把發動機裝在撐杆雷上,操縱高壓容器中的緊縮氛圍鞭策發動機活塞事情,動員螺旋槳使雷體在水中艇行進犯敵艦。但因為艇速低、艇程短、節製不靈,盧庇烏斯的發明未策投入利用。曾參與上述研製事情的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黑德於1866年景功地研製出第一枚魚雷。該魚雷鑒戒了盧庇烏斯的發明,用緊縮氛圍發動機動員單螺旋槳推動,通過液壓閥把持魚雷尾部的程度舵板節製魚雷的艇行深度。

根基數據

【靈箭係列魚雷】

※※※※※

航程/速率(有3種範例):2300m/44節,2800m/35kts,3200m/30kts

【飛魚級快速魚雷艇】

長:32米

動力為2台3脹來去式蒸汽機,1座汽車式燃煤鍋爐,雙軸推動,航速35節(極限航速40節),體例21人

十九世紀末期的魚雷航速僅11千米/小時(6節),射程180─640米,尚無節製魚雷艇向的裝配。因其形狀似魚,而稱之為“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