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主要戰役――1914年[第1頁/共13頁]
該戰役是在維斯瓦河與德涅斯特河之間在320―400千米的正麵上層開的。兩邊參戰的軍隊有100多個步兵師和馬隊師,總計約200萬人,近5000門火炮。加裡西亞會戰開端前,兵力對比為:俄軍―36.5個步兵師和12.5個馬隊師;奧匈軍隊―39個步兵師和10個馬隊師。厥後,俄軍增至50個步兵師和20個半馬隊師,而奧匈軍隊增至48個步兵師和11個馬隊師。
5、【馬恩河戰役】
1914年8月上旬,應英法軍批示部的再三要求,俄軍冇有完成動員和集結就開端了打擊,以粉碎德軍主力對法國的打擊。戰役的直接目標是毀滅德國第8個人軍(14.5個步兵師、1個馬隊師,近1000門火炮;司令官為普裡特維茨將軍,自8月23日起為興登堡將軍)和攻占東普魯士,為而掉隊攻西裡西亞締造前提,以減輕德軍對西線的壓力。
1914年11月1日,在第一次天下大戰中,英國和德國水兵巡洋艦分艦隊在科羅內爾角海疆(智利沿岸四周)停止的一次海戰。
點評:此戰,英軍批示部未能完整實現戰役打算,其啟事是違背了隱蔽行動的規定(德軍批示部按照英艦之間無線電通訊俄然增加這一環境而發覺英國水兵已經出海),各艦群之間的協同構造得不好(援助兵力投入戰役太晚)以及各隊之間的通訊構造不佳(援助隊的巡洋艦未能與輕兵力支隊相遇)。
按照方麵軍批示部的詭計,比年坎普夫將軍的俄國第1個人軍(6.5個步兵師、5.5個馬隊師、火炮492門)該當從北麵向馬祖裡湖地區實施迂迴突擊,以吸引德軍主力;薩姆索諾夫將軍批示的第2個人軍(11.5個步兵師、3個馬隊師,火炮720門)該當從西麵對該區實施迂迴突擊。堵截其向維斯瓦河的退路並毀滅之。,劈麵德軍詭計依托堅毅工事並操縱鐵路運輸體係,實施矯捷防備,遲滯俄軍打擊。
俄軍在加裡西亞會戰中擊潰奧匈軍隊以後,實際上已具有進襲德國東南部的前提。俄軍批示部在訂定打擊西裡西亞作戰打算時,於9月23日、開端變動擺設,把西北方麵軍的第2個人軍從納雷夫河和涅曼河一線調到華沙地區,而把西南邊麵軍的第4、第5、第9個人軍從桑河調往華沙至桑多梅日地段。上述個人軍再加上華沙築壘地區的軍隊,總計有42個步兵師(47萬人)、11個馬隊師(5萬馬隊)和2400門火炮(要塞火炮不計在內)。為了消弭這一威脅,德軍批示部決定從克拉科夫和琴斯托霍瓦兩地區對伊萬哥羅德和華沙實施突擊,毀滅俄軍西南邊麵軍的北翼,進至俄軍火線。此次打擊預定由奧匈第1個人軍和德軍新編第9個人軍(總計24個步兵師、6個馬隊師,步兵29萬餘人、馬隊2萬餘人、火炮1600餘門)賣力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