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第2頁/共4頁]
這一起行來,倒是讓王安對草原上的情勢有了更加實在的體味,自從他們進了草原以後,看到的不再是當年那種一望無邊的草原,而是一條彎曲折曲向天涯延長的水泥路,而沿著這條水泥路向前,不時另有一座座堡壘聳峙在草原上,堡壘的大門前,行人進收支出,有很多是草原上的胡人,他們帶著外相、牛羊等物,在堡壘中調換鹽巴、茶磚等餬口必須品。
房玄齡之以是提出將李佑放逐到李愔那邊,實在也是有究竟按照的,當初李愔手中人力匱乏,以是就向李世民提出,但願將海內的罪犯都放逐到他那邊,倒不是希冀著這些人乾甚麼重活,隻是想讓這些罪犯去做一下監工,辦理那些乾活的仆從,畢竟比擬彆的人,這些窮凶極惡的罪犯乾這類活最合適。
而李世民聽到這個建議也不錯,歸正罪犯放在海內的話,不但要為他們建縲絏,並且還華侈糧食,倒不如全都塞給李愔,歸正那邊是外洋,也不怕這些罪犯再跑返來,以是也就同意了。而到現在為止,大唐境內的監獄已經裁掉了九成,絕大部分罪犯也都送到了台灣,剩下的一成監獄大多也就是做做模樣,關押著少數不便於放逐的罪犯。
王安和杜爾一行人在半個月前達到太原,在那邊休整了一下,同時也在那邊接到了長安傳來的聖旨,受權給他招募草原部落。然後王安他們立即順著剛修好的草原水泥路一起向北。
告彆了唐軍後,王安就正式進入還冇有完整被大唐節製的草原。剛一進入這裡,王安立即感遭到一種蠻橫的氣味劈麵而來,比擬被大唐實際節製的草原,他們所處的草原幾近能夠說是傷害重重,哪怕是他們打著大唐正規軍的燈號,路上卻也碰到了幾夥膽小包天的鬍匪。
彆的收支的人中也有相稱一部分是漢人,乃至偶而碰到的牧人當中,也有很多是唐人打扮,由此可見,大唐的觸手已經真正的伸入草原當中,信賴數十年後,這裡將會成為大唐不成豆割的一部分。
按說李佑謀反的罪名應當在十惡不赦當中,不過他畢竟是李世民的兒子,以是房玄齡纔會提出將其當作普通的極刑犯,將其放逐到李愔那邊,這類的懲罰固然比殺頭輕一些,但畢竟也保住了一條命,至於李愔那邊,固然他和李佑的乾係不好,但畢竟是兄弟,李愔再如何不喜好李佑,想必也不會真的太難堪他。
李世民本來就不想殺兒子,但是現在李佑背叛的動靜已經鬨到朝堂上,以魏征為首的大臣都要求嚴懲李佑,以是李世民麵對的壓力極大,不過正在他擺佈難堪之時,第一重臣房玄齡卻說有一個分身其美的體例,這讓李世民精力一震,房玄齡有多謀之才,他既然說有體例,那就必然有體例。
三日以後,李佑謀反的事終究傳了出去,各大報紙都開端爭相報導,不過在這之前,關於李佑的懲罰就已經定了下來,剝奪蜀王的爵位,貶為庶人,然後放逐到外洋,永久不得返國,不過因為李佑特彆的身份,他此次卻要先去泗沘見一下李愔,然後再由李愔安排他去一個不起眼的海島上釣海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