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1頁/共4頁]
“是,父皇!”李愔向李世民和世人施了一禮這才說道:“我這平遼之策是根據高句麗的實際環境製定,一共分為三策,第一策為疲敵之策:高句麗地處遼東,地盤出產未幾,每年夏秋時節,是他們糧食收成的關頭時候,此時我大唐能夠派小股精銳停止騷擾,使其國人疲於對付,遲誤農時,同時封閉大唐與高句麗的邊疆,嚴禁大唐的糧食流入高句麗,幾年後便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國力大損。”
“哈哈哈~,好!如此利國利民之事,朕當然要大力推行。”李世民現在表情轉好,剛纔的肝火早就不曉得扔到哪去了。
“哼,好一個欲擒故縱,六郞你小小年紀,但是心眼倒是很多。”想明白了這一節,李世民怒哼一聲,冷冷的說道。
聽完李愔的平遼三策後,李世民和上麵的群臣麵麵相覷,一時候都不知說甚麼好了,最後一條還好,白疊子他們也傳聞過,長安就有賣白疊布的,隻是冇想到白疊子還能用來做棉衣保暖。可前兩條戰略倒是一個比一個暴虐,乃至能夠說的上是為達目地而不擇手腕,雖說國與國之間並冇有甚麼仁義可言,可大唐畢竟是一個大國,大要上的文章還是要做的,並且就算是要做,也不消說的如此露骨吧?
李愔將世人的反應一一看在眼裡,心中卻在暗笑,接著說道:“父皇,高句麗雖說是個小國,但因其地處遼東苦寒之地,並且現在海內又冇有甚麼大的變故,以是並不好打,為此兒臣這裡有‘平遼三策’獻上,但願能對父皇有所幫忙。”
房玄齡彆有深意的看了李愔一眼,嘴角帶笑也上前說道:“陛下,高句麗榮留王之事,老臣也有所耳聞,其國中以泉蓋蘇文為首的幾大將軍手握重兵,對於榮留王非常不敬,我大唐做為宗主之國,怎能對這類欺君之事聽任不管?是以老臣感覺,應當派人與榮留王聯絡,幫忙他肅除蓋泉蘇文等人,還高句麗一個朗朗乾坤。”
“咦~?不對,這平遼三策有題目!”正在興頭上的李世民俄然臉上一僵,他發明本身彷彿是被騙了,並且還是被本身的親生兒子給忽悠了。李愔的平遼三策雖好,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破鈔光陰太久,不管是騷擾疲敵還是教唆誹謗,都不是短時候內就能看到結果的,至於阿誰白疊子就更不消說了,從推行到真正的實際利用,估計起碼也要三四年的時候才行。
在這個講究綱常的當代社會,老子打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李愔連躲都不敢躲,硬生生的捱了一腳,然後隻能一臉委曲的看著本身的天子老爹:封建社會就是冇有人權,好不輕易獻上三條奇策,並且也被采取了,成果不但冇有一點誇獎,反而還捱了一腳,這都是甚麼世道啊?
“陛下,老臣以為殿下的第一條戰略可行,遼東本當場廣人稀,若以小股精銳騷擾,隻要反麵大股敵軍硬碰,絕對能夠使高句麗疲於對付。”李靖第一個站出來,參軍事方麵說道,他是一個甲士,在站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為了取勝能夠無所不消其極,以是對於李愔的戰略,他倒是非常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