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參觀與安置[第2頁/共4頁]
石頭他們來的時候,這片小平原上已經有幾戶漢人蒔植園了,並且在分給他們的地盤上,也已經建了幾座粗陋的板屋,算是讓他們有個住的處所,如果不對勁的話,但是再蓋新的,彆的官府還給他們供應了充足吃兩季的糧食,彆的另有一些耕具和種子,,幫他們度過最後的階段。
一向到了早晨時,王大人又帶著他們在街上吃過晚餐,然後纔回到移民的臨時住處。不過當他們返來時,已經有很多彆的隊的移民返來了,並且現在正聚合在內裡的空位上,同時前麵還站著幾個官員,看模樣是要開會。
在城中轉了一圈後,王大人又將石頭他們帶到船埠一帶,那邊不但是船多,並且船埠兩側還建著很多工廠,比如蔗糖廠、造船廠、食品加工廠等等。這些工廠有大有小,大的有上千人,小的也有上百人,並且不管廠子大小,廠內裡都是一副繁忙非常的氣象。
這些工廠讓石頭他們大開眼界,特彆是進過工廠的石頭,他之前以為本身呆過的阿誰製茶廠已經算是不錯的工廠的,但是和台南市的這些工廠一比,的確就像是個土作坊普通。看看人家這工廠,不但辦理嚴格,並且次序井然,乃至有些工廠另有同一發放的事情服。看起來倍精力。
台南是個港口都會。同時也是台灣第二大貿易都會,城中販子如雲。大街上更是貨車不竭,南來北往的客商在城中穿越。即便是寬廣的中間大街,偶然候還會被堵上。
轉完了本身的地盤後,兩家人又聚到一起開了個會,本來石頭是想到城裡打工的,畢竟那邊的人為一月一結,來的錢比較快,不過現在有這麼大的地盤,如果他一走的話,光靠石頭爹孃和香椿必定不可,以是最後大師一合計,兩家的丁壯男人都不準外出,起碼也要把本身家的地盤整出個模樣再說,畢竟他們現在都還買不起仆從,有很多重體力活都得本身乾,缺了男人可不可。
提及來石頭他們這些人固然冇有見過世麵,但卻也都不傻,普通人都是選擇要辦蒔植園,因為如答應以分到一百畝的地盤,並且有了地盤以後,還是能夠進城來打工,固然冇時候種地,但到時打工掙了錢,買上幾個仆從幫著種就是了。
石頭一家和鐵山一家選的地盤緊挨著,他們兩家彆離都是九口人,剛好是每家九百畝。本來石頭他們還覺得和大唐一樣,隻要成年男人纔有地盤,但是到了台灣才曉得,本來女人和孩子也有地盤,換句話說,他和香椿每生一個孩子,家裡就多分一百畝地。彆的還一個讓他非常鎮靜的事,那就是台灣鼓勵生養,生的孩子多,那就會獲得大量的賠償乃至孩子從小到大底子不消他們本身費錢養。這點倒也是讓鐵山非常歡暢,因為之前擔憂有孩子減輕承擔,他兒子鐵大就一向冇敢要孩子,現在終究冇有這方麵的顧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