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鹽票法[第3頁/共4頁]
扛包的伕役們一聽餘老闆的話,立即都是精力一震,十文可不是個小數量,平時都能買上兩鬥米了,固然現在糧價上漲,兩鬥米必定不止這個價,但是買兩鬥細糧還是冇有任何題目的,是以個個都是加快腳步,總算是在入夜前搬完了船埠上的貨,然後高歡暢興的到餘老闆那邊領了人為和賞錢,表情好的到船埠上的小酒館喝上幾杯,顧家的則倉促忙忙向家裡趕。
想到這裡,餘老闆看了看麵前這個一臉豪放的青年,心中更是懊喪,能幫著家屬措置貿易上的事,這個周越必定也是個闤闠上的老狐狸,剛纔他一上來就敢把底牌亮出來,估計是料定了本身這個小販子不敢亂加價。
要曉得食鹽可不像糧食,固然大唐對鹽業不像前隋那麼峻厲,答應私家出產發賣食鹽,但是統統出產的食鹽中。卻要八成上交給本地當局,剩下的兩成才氣自在安排,是以鹽業實際還把握在朝廷手中。而想要從朝廷手中拿到食鹽,卻不是那麼輕易的事,要麼有氣力要麼有人脈,而餘老闆家中倒是一樣也冇有占,是以固然明曉得登州盛產食鹽,鹽價比彆的產鹽地便宜幾倍,並且食鹽中的利潤也是極其豐富。但也隻要眼饞的份。
但是讓餘老闆冇想到的是。他的船隊剛到登州,登州刺史衙門就收回一條新政。名為《鹽票法》,大抵意義就是火線糧食不敷。為了鼓勵販子運糧,將登州的鹽政與糧食掛勾,每運到登州一石糧,就能調換六斤食鹽的鹽票,憑著這鹽票,纔有能夠在登州買到食鹽。他這幾船糧食加在一起,竟然換了五萬多斤食鹽的鹽票。
“援手談不上,隻是愚兄此次也不輕易,家中也指著這批鹽補助家用,是以這個代價嘛~,嗬嗬!”餘老闆說到這裡,暴露一臉的奸商公用笑容,兩隻眼睛更是緊盯著對方不放。
“哈哈,就這麼說定了,我頓時寫個便條,到時餘兄隻要帶著便條到揚州,找到我們周家的管事,天然會有人聯絡。”周越說完,從身邊仆人手中拿過紙筆,快速的寫了好便條交給餘老闆,並且還奉上一批訂金,一樁買賣就這麼談成了。
“嘿嘿,二叔你也真是的,我們都是幫窮小子,哪有甚麼私房錢?”餘正裝出一副渾厚的神采笑道,彆的伴計也跟著一起起鬨。看的出來,這位餘老闆平時對部屬還是非常不錯的。
聽到對方承認本身的身份,餘老闆的神采白了幾下,光榮剛纔本身冇亂喊價,要曉得周家但是南邊的王謝望族之一,家中不伶仃霸著很多處所的鹽業,並且族中後輩也多在朝中為官,以人家的權勢,隨便動動小手指頭,都能把本身餘家給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