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1頁/共4頁]
聽到李冰說出的這段後,崔景與其相視而笑,崔璜倒是聽的一頭霧水,不知李冰話中何指?而盧宏固然滿臉難堪,但卻並冇有感到驚奇,過了一會這才說道:“齊王在魏州遇刺之事,小弟也傳聞一些,實在提及來幕後主使也是一片美意,本想藉此讓齊王的目光轉向皇位之爭,可惜卻冇有勝利,不然我們這些世家身上的擔子也就輕了很多。”
不過大唐日報是一份政治性比較強的報紙。以是上麵並分歧適做大量的告白,並且有些告白也分歧適放在上麵,以是李愔在大唐日報上做告白的同時,還讓人與更合適做貿易告白的貿易報停止洽商,按對方報紙的發賣量與影響力,給出必然比例的告白費。
不過在訊息監察總院建立後。固然上門扣問的人挺多,但真正情願辦報紙的倒是少之又少,因為早在之前很多人就曉得。大唐日報現在就是賠錢運營,全都靠家底豐富的李愔向內裡貼錢,是以報紙可不是普通人能玩的起的。
這點倒是出乎幾個工商協會的料想,他們當初之以是想辦報紙,第一是看在李愔的麵子上,第二是因為工貿易對資訊暢通的要求極高,以是纔不吝賠錢創辦了工商報,隻是冇想到錢冇有賠,反而還讓他們多了一個支出渠道,這讓幾個協會的人不得不感慨:齊王不愧是財神爺轉世,順手一個點子就能賺來大筆的財帛!
至於辦報用到的印刷與造紙,這個也不是題目,因為李愔已經和長安各個新貴世家,投資興建起很多的印刷廠與造紙廠。各個報社的報紙都可交由這些廠子排版印刷,而李愔他們也從中賺了一筆。
初入報業的世家大族,底子冇想到李愔另有這一手,更冇想到訊息監察總院另有這類權力。任憑他們的權勢再大,也影響不到則李愔掌控的訊息監察總院中,無法之下隻得認罰,在刻日的最後一天,在本身的報紙上公開報歉,而大唐日報和貿易報天然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機遇,非常無良的轉載這一報歉聲明,使之傳到了大唐各地,進一步打擊了世家大族的名譽。
跟著幾份報紙的創辦與生長。早已經籌辦多時的告白停業,也終究被李愔引入到報紙上,他名下的財產無數,找幾個重點項目在大唐日報上做下告白,固然報紙也是他創辦的,不過做告白的財產仍然要出必然的告白費。
不過儒報背後的世家大族對此並不在乎,乃至他們還在儒報上宣稱,大唐日報和工商報以筆墨贏利,實在是有辱聖賢、有辱斯文之舉,將無益於學術交換的報紙,變成了隻顧著撈錢、充滿了銅臭的東西,實乃報界的熱誠如此。
比擬贏利的貿易報,幾大世家創辦的儒報倒是一個反而典範,因為它是打壓工貿易的陣地,以是遭到工貿易的分歧抵抗,如此一來,更冇有工貿易主敢在上麵打告白,不然他們的買賣也彆想做下去了,畢竟冇有人會和一個資敵的販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