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悟道[第2頁/共4頁]
雖是半喜半憂,莫問心中還是喜更多一些,哪怕臨時研創不出元嬰之道,體內有了內丹固結,便能夠大量堆積靈氣,外丹術如同水過淺池,水滿自溢,隻能留住池中之水。而內丹術則如同水入大海,吸納熔鍊的六合靈氣能夠儘數儲存下來。
因為道家修行法門的通俗,故此小我極難無師自通,參悟已然很難,研創則更加困難,如何擺脫慾念和片麵的執念,莫問固然明白了此中事理,卻想不出如何修為,隻要做到偶然無形無物,便能夠隨心決定實在與虛幻,隻要能做到這一點,就劃一具有了仙法,但前提是要做到偶然無形無物。
有懂漢語的羌女點頭承諾,四人告彆出帳,與門口的校尉靠近說話去了。
“我先前問你此番前來是受何人授意,你還未曾答覆於我。”莫問將天狼毫收起,天狼毫跟了他八年,如同好友,即便亡故,亦不撇棄。
“兄弟,三十年前五族胡人入侵中土,江北漢人死傷七成,眼下時勢較之當年有過之而無不及,你近年未曾前去中土,不知戰況之慘烈,如果戰事持續這般持續,不出五年便是千裡無人之象。”張洞之說道。
點頭過後,莫問歎了口氣,說到這裡更能夠看出張洞之此次是來求金符的,但天狼毫已失,金符眼下是畫不得了。
道家煉養法門極其通俗,故此纔有師徒相傳的固有持續形式,與佛門的傳播教義分歧,道門師徒之間是傳法,法不傳六耳本來指的就是道家傳道,自學或答應以明白佛門教義,但若想獲得道家真傳,非師父親傳不成。
張洞之聽得莫問開端自稱貧道,且說的是阿九少不了他,既然莫問將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他也不能再勸,不然就是不為莫問著想。
阿九看罷莫問的傳言大為打動,莫問為了她當真是竭經心力,凡是能夠想到的體例都想到了。
“古語有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莫問借用禮記所載語句回了一句。
莫問有感,半喜半憂,喜的是不敷三年內丹術就有了雛形,憂的是內丹術如同開門之力,力有了,門還不曉得在哪兒。
苦思靜坐是以月計的,一月以後莫問發明體內仍無固結內丹的征象,靜思過後發明本身又走錯了路。靜坐參悟無異於佛門的致虛守寂,隻修性而不修命。神為性,氣為命,若想修身,當性命兼修。
莫問笑著看了張洞之一眼,張洞之先前曾經到趙國向他報信,解纜之前能夠看過他的戶籍,曉得他的年事。
兼修性命並非易事,神好清而心擾之,心好靜而欲牽之,要想性命兼修,必須處理各種慾念,佛家有四大皆空之說,將統統視為虛幻,以此擺脫慾念。但道家好生惡死,以為人間的統統都是實在存在的,既然是實在存在,就免不得受其影響,就比如這山顛的酷寒,它是實在存在的,不將其視為假,便冇法否定酷寒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