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1)[第1頁/共6頁]
箕州錄事參軍張君澈等誣告刺史蔣王惲及其子汝南郡王煒謀反,敕通事舍人薛思貞馳傳往按之。十仲春,癸未,惲惶懼,自縊死。上知其非罪,深憐惜之,斬君澈等四人。
郇王素節,蕭淑妃之子也,警敏好學。天後惡之,自岐州刺史左遷申州刺史。乾封初,敕曰:“素節既有舊疾,不須入朝。”而素節實無疾,自以久不得入覲,乃著《忠孝論》。王府倉曹參軍張柬之因使潛封其論以進。後見之,誣以贓賄,丙午,降封翻陽王,袁州安設。
玄月,癸卯,徙沛王賢為雍王。
天後勸上封中嶽;癸未,詔以今冬有事於嵩山。
天後惡慈州刺史杞王上金,有司希旨奏其罪;秋,七月,上金坐解官,澧州安設。
八月,庚寅,葬貢獻天子於恭陵。
冬,十月,己未,詔太子監國。
上苦風眩甚,議使天後攝知國政。中書侍郎同三品郝處俊曰:“天子理外,後理內,天之道也。昔魏文帝著令,雖有幼主,不準皇後臨朝,以是杜禍亂之萌也。陛下何仍舊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後乎!”中書侍郎昌樂李義琰曰:“處俊之言至忠,陛下宜聽之。”上乃止。
儀鳳元年丙子,公元六七六年春,正月,壬戌,徙冀王輪為相王。
六月,癸亥,黃門侍郎晉陵高智周同中書門下三品。
十一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乙未,吐蕃寇疊州。
秋,七月,乙未朔,高侃破高麗餘眾於安市城。玄月,丙申,潞州刺史徐王元禮薨。
丁酉,祫享太廟,用太學博士史璨議,秂後三年而祫,祫後二年而秂。
太子弘仁孝謙謹,上甚愛之;禮接士大夫,中外屬心。天火線逞其誌,太子奏請,數迕旨,由是失愛於天後。義陽、宣城二公主,蕭淑妃之女也,坐母獲咎,幽於掖庭,年逾三十不嫁。太子見之驚惻,遽奏請出降,上許之。天後怒,本日以公主配當上翊衛權毅、王遂古。己亥,太子薨於合璧宮,時人覺得天後鴆之也。
壬寅,車駕還洛陽宮。蒲月,戊申,下詔:“朕方欲禪位皇太子,而疾遽不起,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可諡為貢獻天子。”
夏,四月,庚午,上幸合璧宮。
唐紀十八(起重光協洽,儘重光大荒落,凡十一年)
上元二年乙亥,公元六七五年春,正月,丙寅,以於闐國為毗沙都督府,分其境內為十州,以於闐王尉遲伏闍雄為毗沙都督。
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簡公為宣天子,妣張氏為宣莊皇後;懿王為光天子,妣賈氏為光懿皇後;太武天子為神堯天子,太穆皇後為太穆神皇後;文天子為太宗文武聖天子,文德皇後為文德聖皇後。天子稱天皇,皇後稱天後,以避先帝、前後之稱。改元,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