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資治通鑒 - 第553章 (2)
翻页 夜间

第553章 (2)[第1頁/共4頁]

丁未,以左武衛大將軍武攸宜充西京留守。

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三品姚元崇以母老固請歸侍;六月,辛酉,以元崇行相王府長史,秩位並同三品。

長安四年甲辰,公元七零四年春,正月,丙申,冊拜右武衛將軍阿史那懷道為西突厥十姓可汗。懷道,斛瑟羅之子也。

壬子,以天官侍郎韋嗣立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

以夏官侍郎宗楚客同平章事。

丁醜,以李嶠同鳳閣鸞台三品。嶠自請解內史。

丁未,毀三陽宮,以其材作興泰宮於萬安山。二宮皆武三思建議為之,請太後每歲臨幸,功費甚廣,百姓苦之。左拾遺盧藏用上疏,覺得:“擺佈近臣多以順意為忠,朝廷具僚皆以犯忤為戒,致陛下不知百姓賦閒,傷陛下之仁。陛下誠能以勞報酬辭,發製罷之,則天下皆知陛下苦己而愛人也。”不從。藏用,承慶之弟孫也。

夏,四月,壬戌,同鳳閣鸞台三品韋安石知納言,李嶠知內史事。

甲午,太後還宮。

及入,太後問之,說未對。元忠懼,謂說曰:“張說欲與昌宗共羅織魏元忠邪!”說叱之曰:“元忠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昌宗從旁迫趣說,使速言。說曰:“陛下視之,在陛下前,猶逼臣如是,況在外乎!臣今對廣朝,不敢不以實對。臣實不聞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使誣證之耳!”易之、昌宗遽呼曰:“張說與魏元忠同反!”太後問其狀。對曰:“說嘗謂元忠為伊、周;伊尹放太甲,周公攝王位,非欲反而何?”說曰:“易之兄弟小人,徒聞伊、周之語,安知伊、周之道!日者元忠初衣紫,臣以郎官往賀,元忠語客曰:‘無功受龐,不堪慚懼。’臣實言曰:‘明公居伊、周之任,何愧三品!’彼伊尹、周公皆為臣至忠,古今慕仰。陛下用宰相,不使學伊、周,當使學誰邪?且臣豈不知本日附昌宗立取台衡,附元忠立致族滅!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誣之耳。”太後曰:“張說反覆小人,宜並係治之。”他日,更引問,說對如前。太後怒,命宰相與河內王武懿宗共鞫之,說所執如初。

冬,十月,丙寅,車駕發西京;乙酉,至神都。

始安獠歐陽倩擁眾數萬,攻陷州縣,朝廷思得良吏以鎮之。朱敬則稱司封郎中裴懷古有文武才;製以懷古為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討擊使。懷古才及嶺上,飛書示以禍福,倩等迎降,且言“為吏所侵逼,故舉兵自救耳。”懷古輕騎赴之。擺佈曰:“夷獠無信,不成忽也。”懷古曰:“吾仗忠信,可通神明,而況人乎!”遂詣其營,賊眾大喜,歸所掠貨財;諸洞酋長素持兩端者,皆來款附,嶺外悉定。

秋,七月,丙戌,以神都副留守楊再思為內史。

丁酉,貶元忠為高要尉,戩、說皆流嶺表。元忠辭日,言於太後曰:“臣老矣,今向嶺南,十死平生。陛下他日必有思臣之時。”太後問其故,時易之、昌宗皆侍側,元忠指之曰:“此二小兒,終為亂階。”易之等下殿,叩膺自擲稱冤。太後曰:“元忠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