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3)[第1頁/共4頁]
魏征玄孫稠貧甚,以故第質錢於人,平盧節度使李師道請以私財贖出之。上命白居易草詔,居易奏言:“事關激勸,宜出朝廷。師道何人,敢掠斯美!望敕有司以官錢贖還後嗣。”上從之,出內庫錢二千緡贖賜魏稠,仍禁質賣。
六月,以靈鹽節度使範希朝為河東節度使。朝議以沙陀在靈武,逼近吐蕃,慮其幾次,又部落浩繁,恐長穀價,乃命悉從希朝詣河東。希朝選其驍騎千二百,號沙陀軍,置使以領之,而處其餘眾於定襄川。因而朱邪執宜始保神武川之黃花堆。
左軍中尉吐突承璀領功德使,盛修安國寺,奏立聖德碑,高大一準《華嶽碑》,先構碑樓,請敕學士撰文,且言“臣已具錢萬緡,欲酬之。”上命李絳為之,絳上言:“堯、舜、禹、湯,何嘗立碑自言聖德,惟秦始皇於巡遊所過,刻石高自稱述,未審陛下欲何所法!且敘修寺之美,不過絢麗觀遊,豈以是光益聖德!”上覽奏,承璀適在旁,上命曳倒碑樓。承璀言:“碑樓甚大,不成曳,請徐毀撤。”冀得延引,乘間再論。上厲聲曰:“多用牛曳之!”承璀乃不敢言。凡用百牛曳之,乃倒。
沙陀勁勇冠諸胡,吐蕃置之甘州,每戰,覺得前鋒。回鶻攻吐蕃,取涼州。吐蕃疑沙陀貳於回鶻,欲遷之河外。沙陀懼,酋長朱邪儘忠與其子執宜謀複自歸於唐,遂帥部落三萬,循烏德犍山而東。行三日,吐蕃追兵大至,自洮水轉戰至石門,凡數百合。儘忠死,士眾死者大半。執宜帥其餘眾猶近萬人,騎三千,詣靈州降。靈鹽節度使範希朝聞之,自帥眾迎於塞上,置之鹽州,為市牛羊,廣其畜牧,善撫之。詔置陰山府,以執宜為兵馬使。未幾,儘忠弟葛勒阿波又帥眾七百詣希朝降,詔覺得陰山府都督。自是,靈鹽每有征討,用之所向皆捷,靈鹽軍益強。
元和四年己醜,公元八零九年春,正月,戊子,簡王遘薨。
上以久旱,欲降德音。翰林學士李絳、白居易上言,覺得“欲令實惠及人,無如減其租稅。”又言“宮人差遣之餘,其數猶廣,事件省費,物貴徇情。”又請“禁諸道橫斂,以充進奉。”又言“嶺南、黔中、福建民風,多掠夫君賣為奴婢,乞嚴製止。”閏月,己酉,製降天下繫囚,蠲租稅,出宮人,絕進奉,禁掠賣,皆如二臣之請。己未,雨。絳表賀曰:“乃知憂先於事,故能無憂;事至而憂,無救於事。”
南邊旱饑。庚寅,命左司郎中鄭敬等為江、淮、二浙、荊、湖、襄、鄂等道宣慰使,賑恤之,將行,上戒之曰:“朕宮頂用帛一匹,皆籍其數,惟貝周救百姓,則不計費,卿輩宜識此意,勿效潘孟陽喝酒遊山罷了。”
初,王叔文之黨既貶,有詔,雖遇赦無得量移。吏部尚書、鹽鐵轉運使李巽奏:“郴州司馬程異,吏才明辨,請覺得楊子留後。”上許之。巽精於督察,吏人居千裡以外,顫栗如在巽前。異句檢簿籍,又精於巽,卒獲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