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1)[第1頁/共6頁]
丙子,李仲言請改名訓。
三月,冀王絿薨。
仲春,壬午朔,日有食之。
庚申,以鳳翔節度使李聽為忠武節度使,代杜悰。
初,李仲言流象州,遇赦,還東都。會留守李逢吉思複入相,仲言自言與鄭注善,逢吉使仲言厚賂之。注引仲言見王守澄,守澄薦於上,雲仲言善《易》,上召見之。時仲言有母服,難入禁中,乃使衣民服,號王隱士。仲言儀狀秀偉,俶儻尚氣,頗工文辭,有口辯,多權數。上見之,大悅,覺得奇士,報酬日隆。仲言既除服,秋,八月,辛卯,上欲以仲言為諫言,置之翰林。李德裕曰:“仲言向所為,計陛下必儘知之,豈宜置之近侍?”上曰:“然豈不容其改過?”對曰:“臣聞惟顏回能不二過。彼聖賢之過,但思慮不至,或失中道耳。至於仲言之惡,著於心本,安能悛改邪!”上曰:“李逢吉薦之,朕不欲食言。”對曰:“逢吉身為宰相,乃薦奸邪以誤國,亦罪人也。”上曰:“但是彆除一官。”對曰:“亦不成。”上顧王涯,涯對曰:“可。”德裕揮手止之,上回顧適見,色殊不懌而罷。始,涯聞上欲用仲言,草諫疏極憤激;既而見上意堅,且畏其黨盛,遂中變。尋以仲言為四門助教,給事中鄭肅、韓佽封還敕書。德裕將出中書,謂涯曰:“且喜給事中封敕!”涯即召肅、佽謂曰:“李公適留語,令二閣老不消封敕。”二人即行下,明日,以白德裕,德裕驚曰:“德裕不欲封還,劈麵聞,何必令人傳言!且有司封駁,豈複稟宰相意邪!”二人悵恨而去。
左神策中尉韋元素、樞密使楊承和、王踐言久居頂用事,與王守澄爭權不葉,李訓、鄭注因之出承和於西川,元素於淮南,踐言於河東,皆為監軍。秋,七月,甲辰朔,貶楊虞卿虔州司馬。
時人皆言鄭注朝夕且為相,侍禦史李甘揚言於朝曰:“白麻出,我必壞之於庭!”癸亥,貶甘封州司馬。然李訓亦忌注,不欲使為相,事竟寢。
鹽鐵使王涯奏改江淮、嶺南茶法,增其稅。
夫木腐而蠹生,醯酸而蚋集,故朝廷有朋黨,則人主當自咎,而不當以咎群臣也。文宗苟患群臣之朋黨,何不察其所譭譽者為實,為誣;所進退者為賢,為不肖;其心為公,為私;其報酬君子,為小人!苟實也,賢也,公也,君子也,強盜用其言,又當進之;誣也,不肖也,私也,小人也,強盜棄其言,又當刑之。如是,雖使之為朋黨,孰敢哉!釋是不為,乃怨群臣之難治,是猶不種不芸而怨田之蕪也。朝中之黨且不能去,況河北賊乎!
丙申,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路隋同平章事,充鎮海節度使,趣之赴鎮,不得麵辭。坐救李德裕故也。
癸未,以史元忠為盧龍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