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1)[第1頁/共6頁]
是歲,弘農王遣軍將萬全感齎書間道詣晉及岐,告以嗣位。
華原賊帥溫韜聚眾嵯峨山,暴掠雍州諸縣,唐帝諸陵發之殆遍。
仲春,丁酉朔,日有食之。
吳越王閔嘗遊府園,見園卒陸仁章樹藝有智而誌之,及姑蘇被圍,使仁章通訊入城,果得報而返。閔以諸孫畜之,累遷兩府軍糧都監使,卒獲其用。仁章,睦州人也。
岐王所署保大節度使李彥博、坊州刺史李彥昱皆棄城奔鳳翔,鄜州都將嚴弘倚舉城降。己未,以高萬興為保塞節度使,以絳州刺史牛存節為保大節度使。
佑國節度使王重師鎮長安數年,帝在河中,怒其貢奉不時,己巳,召重師入朝,以左龍虎統軍劉捍為佑國留後。癸酉,帝發河中;己卯,至洛陽。
河東兵寇晉州,抄掠至堯祠而去。
癸酉,帝發陝州,乙亥,至洛陽,寢疾。
撫州刺史危全諷自稱鎮南節度使,帥撫、信、袁、吉之兵號十萬攻洪州。淮南守兵才千人,將吏皆懼,節度使劉威密遣使垂危於廣陵,日召僚佐宴飲。全諷聞之,屯象牙潭,不敢進,請兵於楚,楚王殷遣批示使苑玫會袁州刺史彭彥章圍高安以助全諷。玫,蔡州人;彥章,□之兄子也。
癸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張策以刑部尚書致仕;以左仆射楊涉同平章事。
丁未,以保義節度使王檀為潞州東麵行營招討使。
劉知俊克延州,李延實降。
初,帝召山南東道節度使楊師厚,欲使督諸將攻潞州,之前兗海留後王班為留後,鎮襄州。師厚屢為班言牙兵王求等凶悍,宜備之,班自恃擺佈有懦夫,不覺得意,每眾辱之。戊寅,謫求戍西境,是夕,反叛,殺班,推都批示使雍丘劉玘為留後。玘偽從之,明日,與批示使王延順逃詣帝所。亂兵奉平淮批示使李洪為留後,附於蜀。未幾,房州刺史楊虔亦叛附於蜀。
徐溫以金陵形勝,戰艦所聚,乃自以淮南行軍副使領升州刺史,留廣陵,以其假子元從批示使知誥為升州隊遏兼樓船副使,往治之。
陳暉軍至襄州,李洪逆戰,大敗,王求死。玄月,丁酉,拔其城,斬叛兵千人,執李洪、楊虔等送洛陽,斬之。
庚午,改佑國軍曰永平。
岐王欲取靈州以處劉知俊,且覺得牧馬之地,使知俊自將兵攻之。朔方節度使韓遜遣使垂危;詔鎮國節度使康懷貞、感化節度使寇彥卿將兵攻邠寧以救之。懷貞等所向皆捷,克寧、衍二州,拔慶州南城,刺史李彥廣出降。遊兵侵掠及涇州之境,劉知俊聞之,十仲春,己醜,解靈州圍,引兵還。帝急召懷貞等還,遣兵迎援於三原青穀。懷貞等還,至三水,知俊遣兵據險邀之,左龍驤軍使壽張王彥章力戰,懷貞等乃得過。懷貞與裨將李德遇、許從實、王審權分道而行,皆與援兵不相值,至昇平,劉知俊伏兵山口,懷貞大敗,僅以身免,德遇等軍皆冇。岐王以知俊為彰義節度使,鎮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