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2)[第1頁/共5頁]
漢主岩用術者言,遊梅口鎮避災。其地近閩之西鄙,閩將王延美將兵襲之,未至數十裡,偵者告之,岩遁逃僅免。
晉代州刺史李嗣肱將兵定媯、儒、武等州,授山北都團練使。
蒲月,丙戌朔,改元。
晉王之北攻鎮州也,李存審謂李嗣源曰:“梁人聞我在南兵少,不攻德勝,必襲魏州。吾二人聚於此何為!不若分武備之。”遂分軍屯澶州。戴思遠果悉楊村之眾趣魏州,嗣源引兵先之,軍於狄公祠下,遣人告魏州,使為之備。思遠至魏店,嗣源遣其將石萬全將馬隊應戰。思遠知有備,乃西渡洹水,拔成安,大掠而還。又將兵五萬攻德勝北城,重塹複壘,斷其出入,日夜急攻之,李存審悉力把守。晉王聞德勝勢危,仲春,自幽州赴之,五日至魏州。思遠聞之,燒營遁還楊村。
契丹主責王鬱,縶之以歸,自是不聽其謀。
是歲,契丹改元天讚。
十一月,戊寅,晉特進、河東監軍使張承業卒,曹太夫人詣其第,為之行服,如子侄之禮。晉王聞其喪,不食者累日。命河東留守判官何瓚代知河東軍府事。
蒲月,乙酉,晉李存進至鎮州,營於東垣渡,夾滹沱水為壘。
契丹主既許盧文收支兵,王鬱又說之曰:“鎮州美女如雲,金帛如山,天皇王速往,則皆己物也,不然,為晉王統統矣。”契丹主覺得然,悉發統統之眾而南。述律後諫曰:“吾有西樓羊馬之富,其樂不成勝窮也,何必勞師遠山以乘危徼利乎!吾聞晉王用兵,天下莫敵,脫有危敗,悔之何及!”契丹主不聽,十仲春,辛未,攻幽州,李紹宏嬰城自守。契丹長驅而南,圍涿州,旬日拔之,擒刺史李嗣弼。打擊定州,王都垂危於晉,晉王自鎮州將親軍五千救之,遣神武都批示使王思同將兵戍狼山之南以拒之。
晉衛州刺史李存儒,本姓楊,名婆兒,以俳優得幸於晉王。很有體力,晉王賜姓名,覺得刺史;誌事掊斂,防城卒皆征月課縱歸。八月,莊宅使段凝與步軍都批示使張朗引兵夜渡河襲之,詰旦登城,執存儒,遂克衛州。戴思遠又與凝攻陷淇門、共城、新鄉,因而澶州之西,相州之南,皆為梁有;晉人失軍儲三之一,梁軍複振。帝以張朗為衛州刺史。朗,徐州人也。
大封王躬乿,性殘暴,水兵統帥王建殺之,自主,複稱高麗王,以開州為東京,平壤為西京。建儉省刻薄,國人安之。
十仲春,晉王以魏博察看判官晉陽張憲兼鎮冀察看判官,權鎮州軍府事。
晉天平節度使兼侍中閻寶築壘以圍鎮州,決滹沱水環之。表裡斷絕,城中食儘。丙午,遣五百餘人出求食。寶縱其出,欲伏兵取之;其人遂攻長圍,寶輕之,不為備,俄數千人繼至。諸軍未集,鎮人遂壞長圍而出,放火攻寶營,寶不能拒,退保趙州。鎮人悉毀晉之堡壘,取其芻粟,數日不儘。晉王聞之,以昭義節度使兼中書令李嗣昭為北麵招討使,以代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