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2)[第1頁/共3頁]
高防與王守恩謀,遣批示使李萬超白天帥眾大噪入府,斬趙行遷,推守恩權知昭義留後。守恩殺契丹使者,舉鎮來降。
戊寅,帝還至晉陽,議率民財以賞將士,夫人李氏諫曰:“陛下因河東創大業,未有以惠澤其民,而先奪其生生之資,殆非新天子以是救民之意也。今宮中統統,請悉出之以犒軍,雖複不厚,人無牢騷。”帝曰:“善!”即罷率民,傾內府積蓄以賜將士,中外聞之,大悅。李氏,晉陽人也。
辛巳,以暉為保義節度使,侯章為鎮國節度使、保義兵馬步都批示使,王晏為絳州防備使、保義兵馬步副批示使。
辛卯,高允權奉表來降。帝諭允權聽周到詣行在,密遂棄東城來奔。
蜀主加雄武節度使何重修同平章事。
唐王淑妃與郇公從益居洛陽。趙延壽娶明宗女為夫人,淑妃詣大梁會禮。契丹主意而拜之曰:“吾嫂也。”統軍劉遂凝因淑妃求節鉞,契丹主以從益為許王、威望節度使,遂凝為安遠節度使。淑妃以從益幼,辭不赴鎮,複歸於洛。契丹主以張礪為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左仆射和凝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劉昫,以目疾辭位,罷為太保。
契丹主複召晉百官,諭之曰:“天時向暑,吾難久留,欲暫至上國省太後。當留親信一人於此為節度使。”百官請迎太後。契丹主曰:“太後族大,如古柏根,不成移也。”契丹主欲儘以晉之百官自隨。或謂:“舉國北遷,恐搖民氣,不如稍稍遷之。”乃詔有職事者從行,餘留大梁。複以汴州為宣武軍,以蕭翰為節度使。翰,述律太後之兄子,其妹複為契丹主後。翰始以蕭為姓,自是契丹後族皆稱蕭氏。
留從效引兵還泉州,謂唐戍將曰:“泉州與福州世為仇敵,南接嶺海瘴癘之鄉,地險土瘠。近年軍旅屢興,農桑廢業,冬征夏斂,僅能自贍,豈勞雄師久戍於此!”置酒餞之,戍將不得已引兵歸。唐主不能製,加從效檢校太傅。
三月,丙戌朔,契丹主服赭袍,坐崇元殿,百官行入閣禮。
武節都批示使史弘肇攻代州,拔之,斬王暉。
戊子,帝遣使以聖旨安集農夫保聚山穀避契丹之患者。
或言浙兵欲棄福州,拔李達之眾歸錢唐。東南守將劉洪進等白王建封,請縱其儘出而取其城。留從效不欲福州之平,建封亦忿陳覺等跋扈,乃曰:“吾軍敗矣,安能與人爭城!”是夕,燒營而遁,城北諸軍亦相顧而潰。馮延魯引佩刀自刺,親吏救之,不死。唐兵死者二萬餘人,委棄軍資東西數十萬,府庫為之耗竭。餘安引兵入福州,李達舉所部授之。
鎮寧節度使耶律郎五,性殘虐,澶州人苦之。賊帥王瓊帥其徒千餘人,夜襲據南城,北度浮航,縱兵大掠,圍郎五於牙城。契丹主聞之,甚懼,始遣天平節度使李守貞、天雄節度使杜重威還鎮,由是無久留河南之意。遣兵救澶州,瓊退屯近郊,遣其弟超奉表來求救。癸未,帝厚賜超,遣還。瓊兵敗,為契丹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