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3)[第1頁/共3頁]
吳越王弘俶募民能開荒田者,勿收其稅,由是境內無棄田。或請糾民遺丁以增賦,仍自掌其事。弘俶杖之國門。國人皆悅。
戊辰,加永興節度使郭從義同平章事,徙鎮國節度使扈彥珂為護國節度使,以河中行營馬步都虞候劉詞為鎮國節度使。
趙思綰好食人肝,嘗麵剖而膾之。膾儘,人猶未死。又好以酒吞人膽,謂人曰:“吞此千枚,則膽無敵矣。”及長安城中食儘,取婦女、老練為軍糧,日計數而給之。每犒軍,輒屠數百人,如羊豕法。思綰計窮,不知所出。郭從義令人誘之。初,思綰少時,求為左驍衛大將軍致仕李肅仆,肅不納,曰:“是人目亂而語誕,他日必為叛臣。”肅妻張氏,全義之女也,曰:“君今拒之,後且為患。”乃厚以金帛遺之。及思綰據長安,肅閒居在城中,思綰數就見之,拜伏仍舊禮。肅曰:“是子亟來,且汙我。”欲他殺。妻曰:“曷若勸之返國!”會思綰問自全之計,肅乃與判官程讓能說思綰曰:“公本與國度無嫌,但懼罪耳。今國度三道用兵,俱未有功,若以此時幡然改圖,朝廷必喜,自可不失繁華。孰與坐而待斃乎!”思綰從之,遣使詣闕請降。乙醜,以思綰為華州留後,都批示使常彥卿為虢州刺史,令便道之官。
歐陽修論曰:自古亂亡之國,必先壞其法製而後亂從之,此勢之然也,五代之際是已。文珂、守恩皆漢大臣,而周太祖以一樞密使頭子而易置之,如更守兵。是時太祖未有無君之誌,而所為如此者,蓋習為常事,故文珂不敢違,守恩不敢拒。太祖既處之不疑,而漢廷君臣亦置而不問,難道法紀壞亂之極而至於此歟!是以善為天下慮者,不敢忽於微而常杜其漸也,可不戒哉!
楊邠為政苛細。初,邢州人周璨為諸衛將軍,罷秩無依,從王景崇西征,景崇叛,遂為之謀主。邠奏:“諸前資官,喜動搖藩臣,宜悉遣詣京師。”既而四方雲集,日遮宰相馬求官。辛卯,邠複奏:“前資官宜分家兩京,以俟有闕而補之。”流落失所者甚眾。邠又奏:“行道來往者,皆給過所。”既而官司填咽,民情大擾,乃止。
吳越王弘俶以丞相弘億判明州。
楚靜江節度使馬希瞻以兄希萼、希廣交爭,屢遣使諫止,不從。知終覆族,疽發於背,丁亥,卒。
是月,南漢主如英州。
甲寅,郭威攻河中,克其外郭。李守貞收餘眾,退保子城。諸將請急攻之,威曰:“夫鳥窮則啄,況一軍乎!涸水取魚,安用急為!”壬戌,李守貞與妻及子崇勳等自焚,威入城,獲其子崇玉等及所署宰相靖、孫願、樞密使劉芮、國師總倫等,送大梁,磔於市。征趙修己為翰林天文。威閱守貞文書,得朝廷權臣及藩鎮與守貞交黃曆,詞意悖逆,欲奏之。秘書郎榆次王溥諫曰:“魑魅乘夜爭出,見日自消。願統統焚之,以安反仄。”威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