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食大計[第2頁/共4頁]
說到這裡時周重頓了一下,昂首看了看正德接著又道:“玉米種子和儲存的番薯藤蔓,草民隻留下少量本身蒔植,剩下的大部分都隨船帶到了都城,草民以為陛下能夠在北京四周的皇莊中試種,如許一來堆集蒔植經曆,二來也能培養種子,比及後年時,便能夠大範圍推行了!”
正德固然不喜好措置朝政,但並不料味著他就真的把朝政完整罷休,實在恰好相反,內閣每天都會送一批奏摺入宮,這些奏摺在顛末司禮監的措置後,正德天子都要親身再看一遍,以是他對於大明海內各方麵的環境也是非常體味,現在聽到玉米這類逆天的作物,天然也明白此中意味著甚麼,以是由不得他不衝動。
“呃?”正德聽到三千斤一下子變成了一千斤,心中也是一陣心疼,彷彿被人給偷走了很多錢普通,不過緊接著他就覺悟過來,固然番薯的產量達不到三千斤,但是能有一千斤的產量也已經非常不錯了,起碼種上一畝番薯的話,的確相稱於種五六畝的小麥了。
想到這裡,正德心中又是鎮靜又是對勁,同時也感慨本身真是好運,每天不上朝呆在宮中玩耍,竟然還能碰到這類利國利民的功德,光憑著推行玉米和番薯的功績,說不定先人對他評價比他的父親孝宗天子還要高。
“好!太好了!既然吳山他們親眼所見,朕天然不會思疑!”隻見正德衝動的帳篷裡來回走動幾趟,臉上也暴露幾分鎮靜的潮紅,同時口中又喃喃自語道,“如果能夠把玉米推行開來,那麼在北直隸、河南、山東、山西乃至是陝西這些處所,每年就能增加多量的糧食產量,乃至全部北方都不再依托從南邊運糧,這不但節流了大筆的開支,並且有了糧食民氣也就穩定了,今後就算再出一個安化王,朕也不消擔憂百姓會跟從這些亂臣賊子造反了!”
不過在鎮靜過後,正德立即又沉著下來,因為他想到推行玉米和番薯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如果由朝廷強行推行的話,說不定還會引來百姓的不滿,乃至能夠變功德為好事,以是這件事必然要好好籌齊截番。
正德再如何混鬨,他也是一國的帝王,對於本身的江山社稷比任何人都體貼,每當海內傳來造反的動靜時,他也是非常的牽掛,並且他也曉得,大明的百姓若非實在活不下去了,他們也不會冒險造反,以是想要國度安寧,就必須有糧食,而周重送來的玉米剛好處理了這個大題目,乃至毫不誇大的說,玉米的感化的確能夠和百萬雄師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