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要入京嗎?[第2頁/共4頁]
如此一來,周重規複了本來的身份,但他不但不能呆在都城,同時還要把方纔兩歲的兒子送到宮中,由張太後和正德的那位夏皇後一起扶養,固然周重信賴張太後必定會非常心疼本身的親孫子,但是皇宮那邊是人間最為肮臟的處所,詭計狡計勾心鬥角無所不消其極,周重擔憂本身的兒子在那種處所長大,恐怕脾氣也會有所扭曲,乃至說不定連長大的機遇都冇有,畢竟張太後的兩個女兒不就讓周海給暗害了嗎,乃至連周重也被偷出皇宮,以是從一個父親的角度考慮,周重也不管如何都不能讓本身的兒子置身於傷害當中。RS
現在周重這個四海總督能做的都已經做完了,平時的公事天然有王守仁這些人去措置,底子用不到他親身出麵,這也是他這段時候比較落拓的啟事。換句話說,周重已經完成了當初對正德的承諾,如果再這麼緊緊抓住總督的職位不放的話,恐怕還會引來正德對本身的猜忌。
也恰是因為如此,以是焦芳和張彩固然都想到了讓周重調任去都城,但卻不肯開口,因為在他們看來,周重是不管如何都不會同意這件事,畢竟冇有誰會放棄本身好不輕易纔打下來的基業,現在周首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但如果他放棄總督的職位去都城任職,那就相稱於之前的儘力全都給彆人做嫁衣了。
“隻要邊陲冇事就好!”周重聽到焦芳和王守仁都做出不異的判定,這才放下心來,不管正德和江彬再如何混鬨,隻要冇有危及到大明朝廷的安危,那統統都還在可節製的範圍內。
不過比擬焦芳和張彩,王守仁卻冇有那麼多的顧忌,因為在他看來,周重不是一個好權厚利的人,乃至王守仁感覺周重彷彿對名利二字並不放在心上,隻是心中牽涉著大明的百姓,以是纔會辛辛苦苦的在外洋佈局,為的就是處理大明現在的困局。彆的王守仁為人剛正,碰到事情就事論事,他感覺現在總督府的各方麵都已經走上正軌,周重在此中起到的感化已經很小了,與其讓周重華侈時候持續擔負總督,還不如讓周重想體例調任到都城,如許說不定能為大明做出更大的進獻。
公然,不一會的工夫,焦芳三人就連續來到周重的書房,並且他們相互看到對方也冇有甚麼驚奇的神采,畢竟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不過如果周重放棄四海總督這個職務去都城,恐怕正德會立即把他的身份詔告天下,宣佈他是大明皇室最為高貴的一名藩王,乃至直接封周重的宗子為太子都有能夠。隻不過遵循現在大明的端方,統統藩王在成年後都隻能呆在本身的封地,冇有聖旨的話,底子連門都不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