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紅樓]風景舊曾諳 - 第三十回上

第三十回上[第1頁/共8頁]

林如海聞言,就顯出讚歎之色,隻說:“仰之見地,無怪人幾次感慨文昭公遺訓拘束了人才。”因而一一奉告道:“皇宗子生母梁嬪,母家本來做的皮匠,隻這一條,朝廷中就有很多聲音——為的宮中育有皇子的妃嬪很多,此中自有身份崇高之人。梁嬪的出身,約莫是最低的;除了她,就隻要至公主和四皇子的生母李妃一個原是平家女。皇次子、皇三子皆是周朱紫所出,她父親周超現下是吏部主事。吳朱紫生的皇六子,她父親吳天祐,宣撫使已經做了兩任,轉眼回京。且宮中另有一個吳貴妃,是她一族的堂姊妹。後妃中身份最高的倒是莊頤沈貴妃,母親是威帝公主,與當今是親表兄妹,又自小養在宮中,女官、陪侍,一應起居與公主無異。她所出的五皇子雖隻要十歲,但我在揚州也傳聞聰明聰明,深得聖眷——局勢如此,你教世人如何不往更多的事情上心機揣摩?”

章望道:“表兄的憂愁,說穿便是都城的借勢。姻親至密,決然不準,不是情麵之道。但彆處幾家,又有師生、同年等等扳連,一樣推卻不得。既然如此,表兄何不搶先削了這邊的權勢?避開麵前的風口浪尖,存著有效的身子留待今後。畢竟,若榮府當真有幸,需求借力的時候也當在五年乃至十年以後。若表兄在此後果如許那樣的事情折了去,對親戚纔是大倒黴。”

章望鼓掌笑道:“這公然是妙招,另辟門路,出奇製勝。教那些白白爭了一番赤眉白眼的,這邊隻一揮手,就是通盤重來。隻是年前才下恩旨,為太上皇、皇太後祈福,已經免了這兩屆采女入宮。但如果直接從勳爵世家中召選,恩寵過分,怕又要一番波瀾。”說著本身就點頭,顯出難堪之色。不想一抬眼,卻見林如海立在窗前入迷,就問:“怎的,表兄想到甚麼?”

林如海聽了他言,寂然半晌,方澀聲道:“本來如此。我覺得隻是幾個月間天翻地覆,卻不想十年前就現出端倪。且不止朝廷上文武暗中相爭狠惡,就是兩位賢人也洞若觀火。可歎我竟一向都坐在井裡,白白替賢人擔憂。”

但是更令林如海憂懷驚駭的,倒是另一封信。寫信的嚴理嚴法道乃是林如海同年,為人開闊豪放,有任俠之風,又善知兵事,故而登第以後,先授武學傳授,再遷工部主事,前任寧紹糧道、兵備副使,直至兵部侍郎。嚴理這封信固然與白翼手劄差未幾同時來到,信中卻並未提及邊事,隻道自去歲賢人慾授詹事府詹事不成,朝中於國本群情漸多,每月必有言官仕臣上書立儲之事,同年中也很有欲聯名奏立皇宗子之意動——全文寥寥尚不敷百字,已看得林如海心驚肉跳不止。因而趕快來尋他表弟,共同參詳,以作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