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素第一針[第1頁/共4頁]
待天與地完整分離,便是大道轉衍至天道,盤古死去,身化萬物之時——即便盤古親眼看頭頂的彼蒼寸寸降低,也在推算以後,心甘甘心腸歎一句,天意向來高難問。
他如有所思地看向清氣逐靈光遁去的方向,群山巍峨。
時唐元和八年,歲至癸巳。
左眼為太陽,右眼為玉輪,毫髮作周天星鬥;血液作江川海流,骨骼為礦脈寶藏,血肉為沃野萬裡、草木離離;吐息為風雲,汗淚為雨露,肚臍成了萬裡血海,魚蝦不興,六合間的戾氣皆聚於此,其名幽冥血海,洪荒諸般族類的靈魂身後亦將落於此,也就是後代的地府。而頭顱四肢與脊梁,則為五嶽與不周,作為天柱支撐在六合間。
天道是神魔隕落、開天以後由大道轉衍而來,最後又為盤古之死所阻斷,生於泰初天道未成之時的龍、鳳、麒麟祖類,神魂當中從未刻下過對天道的尊崇。
他也是很獵奇,父神最後的執念,能種何因果,終究可否突破天道之局。
靈光微渺如螢燭之光,若非盤古的目力,絕丟臉清。它在雲間浮動無定,幾近要奄奄燃燒,盤古看過那點靈光,闔上了眼。
他滯於原地,那玉磬撞入耳中,如鳴洪鐘大呂,令人神魂盪漾,空間、時候,恍忽都被敲碎不複存在了——是了,他已經死了。
自他規複認識起,到現在過了多長時候呢,算不清楚了。最開端記起來的是一點恍惚支離的片段,神異漂渺,出於他所知常理以外。
不周山知名小穀中,臨時著名不具的清氣,明天也在把本身縮成一團,深沉地思慮舊事此生。
莫不是那點像是一吹就要滅的靈光?
日光緩緩轉過一格又過一格,他看著,渾然忘懷物我。
這個洪荒中心頂天登時的巨人,含一點忽遇不測之喜的笑,在天降的功德金光和仙樂祥雲當中,身化億萬光點,又重新聚作萬物,散落洪荒各處。
……
寒冬,大雪封山數日,初晴。
——時候撥轉回洪荒之初,泰初開天結束之時。
有玉磬之聲自三星望月傳來,三聲長,一聲短,再兩聲長,迴盪於穀中。此為喪音,有穀中二代弘道弟子歿。
他現在就感受本身的天下觀碎了。
不周山。
“……明天問過師兄,他奉告我:天去地者,九萬裡不足,可比長安遠很多啦”
但這個天下偶然候就是如許,一小我安定近百年的天下觀,分分鐘就給碎一地。
但是本身現在的狀況,實在也不是常理可言。
當然,要他真的認識到現在身之所處,還需一段光陰。
它一振翅,化作人形立於雲端,身側的祖龍還是龍形,從雲霧中探出頭,道:“也不知父神這部分元神是要做甚麼。”
他從未想過,會真的回到洪荒之初,去麵證一番哄孩子的開天故事是真是假。即便是往年遊學純陽宮,多閱道家文籍,不信的還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