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空間]票證年代的日常生活 - 第29章 舊貨市場

第29章 舊貨市場[第1頁/共4頁]

“瞎扯甚麼――寧鷗很有鬥誌的,你得作陪,好不啦!”陶小霜很冇知己地笑了。

陶小霜不由睨了眼孫齊聖。大聖這做兒子的拿著長年不在家的爸爸當擋箭牌,還真是用得順手呀!

三人走進位於巷子口的一間看來滿陳舊的小店。店裡牆壁上掛滿了待賣的舊衣服,陶小霜上前和店裡獨一的事情職員,一個坐在小凳上的阿姨搭話:“這位阿姨,這裡收毛線嗎?全新的純羊毛線。”

在第二家店裡,一其中年女伴計檢察毛線後,出了18塊的收賣價。看她的態度不錯,陶小霜就和她講起價來,一番拉鋸後講到了22塊。

寧鷗轉頭對他一撇嘴:“當爸的在大山裡一年都回不了家一次,勞保福利再好抵甚麼用?”

陶小霜和孫齊聖站得遠些,兩人一邊看鬥球一邊說話。

“好的呀。”

寧鷗會心,也大聲接話道:“對呀,我們去下一家。這店就是個底價店!”

驚醒的陶小霜忙轉頭去看,隻見寧鷗喜得把籃球往天上一擲,還叫道“烏拉!”

寧鷗在一旁急了,“豈止還能夠!我們這毛線全新的,在南京路、淮海路上起碼是25、6塊的代價。”

自兩年前滬上大破四舊後,西餐店紛繁舊貌換新顏,一一被改革成工農兵食堂、群眾餐館等,即便另有西餐店倖存下來,那店開在哪,還能吃到些甚麼菜,陶小霜和孫齊聖都一無所知。

那阿姨冷下臉道:“這裡是舊貨店,不是南京路、淮海路。”

跳起在空中的莊沙落回空中,一邊運球,一邊轉頭疑問地看向朱大友。兩人說好一人各投籃100個的,這纔到哪?

“64、65、66!”報數的童音聽起來又脆又尖。

“這事是我打動了”,陶小霜有些懨懨的點頭,她感受本身有些魯莽。看來他倆光變得有錢還不可,畢竟在現在的上海大多數的飛東西都顯得太不平常了――有錢都不曉得在哪買,以是這飛來的東西招人眼的題目也得想體例處理才行。

孫齊聖朝巷子口走了幾步,往外看了幾眼後說:“冇事,我們走吧,吃冰去。”

“嗬!大師等著吃莊氏冰棒吧。”寧鷗一邊說話,一邊活動起本身的手腕和足腕。

出了這家店,寧鷗按捺不住了,和陶小霜籌議道:“霜霜,我和莊沙打了賭的――看誰問的賣價高,下一家店讓我來講好不啦?”

莊沙躍起在空中,雙手一投,此次籃球冇有回聲入框。朱大順忙停下報數,跑著去撿球。接到他拋球的莊沙持續投籃。俄然,一旁的朱大友大喊道:“到了!”

孫齊聖深思了一下,說道:“我感覺不可,起碼明天不可。吃西餐在現在的上海太顯眼了。”

朱大友拿著一個毛線團打量,嘴裡嘖嘖有聲,“這麼好的毛線孫叔他們單位也發?這絕密單位就是牛,端莊的純羊毛線一發就是5斤,大手筆呀!我媽他們廠端五節就發了半斤糯米,還是陳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