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祭天之末[第2頁/共3頁]
這幅圖上詳細地描畫了大唐的山川地貌,固然並不非常切確,但它倒是一幅江山社稷圖。
那位吐蕃使者立即就被送去了刑部大獄,武後賞玩過那幅圖以後,便命人將它收了起來。
她從源源不竭的信報當中得知,在祭天大典上,武後帶著太子和諸位宰相,遙遙地向彼蒼祝酒、唸誦禱文,長安表裡一片平和。但在祭天的半途,一向歪在軟榻上旁觀的高宗俄然宣佈:他要禪位。
全部長安城都墮入了一種對峙的氛圍裡,誰也不敢去突破,也不知該如何去突破。
那位部曲神采一凜,諾諾地應了聲是,馬上便騎上快馬去了。
在場合有人都齊刷刷地變了神采,比太平生辰的那一日還要惴惴不安。不管武後收不收這幅江山社稷圖,這幅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罪惡,她、吐蕃人,或許另有在場的統統人,都逃脫不了這樁罪惡。
兩位部曲彆離接過聖旨和信箋,齊齊應了聲是。
本年年初,諸王一同進京麵聖,便剛好趕上了這場祭天大典。
她沉吟半晌,指著一名部偏言道:“你速回到長安,遵循我先前叮嚀過你們的話,將田產、鋪麵、金銀器皿一併折算成現銀,然後將留守在長安城中的丫環仆人婢女全數斥逐。如果有不肯意走的,便送往我最後的封地去。切莫有半晌的擔擱。”
她望著麵麵相覷且一臉震驚的部曲們,又微淺笑道:“你們莫要擔憂。如果真的出了事情,也決然連累不到你們頭上――畢竟你們身在洛陽,‘甚麼也不曉得’。”
承平從袖中取出一封聖旨、一張信箋,彆離遞到那兩位部曲手裡,垂眸說道:“這封聖旨,是我出嫁之前,特地將阿耶阿孃討要過來的,上頭寫著不管我犯了甚麼錯誤,都罪不及夫、子。這封……是和離書,我給薛紹的和離書。”
這類僵局,在武後生辰的那一日,被完整打碎了。
他們兩人都是承平從小拉攏和調・教的,是統統人當中對她最最忠心的兩位,能夠說是公主府中最能夠保守奧妙的死士。最首要的是,他們對薛紹也非常崇拜。東西放在他們手中,再合適不過了。
高宗被她一番話噎住,好久都說不出話來。
那兩位部曲齊齊應了聲是,然後被承平帶到了一處僻靜的閣房裡。
送禮的吐蕃使者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一幅圖用了特彆的筆墨來繪製,能夠悠長地儲存下去。天後能夠將它傳給您的女兒、您的侄子、您的……世世代代地通報下去。”
――或者說,祭天大典被擔擱了。
大明宮再次變得死普通沉寂,即便是一國皇後的生辰宴,也還是喧鬨得聽不見半點聲音。承平重新到尾地將事情看在了眼裡,略加思忖以後,便悄悄地追著那位吐蕃使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