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民政班子[第1頁/共3頁]
現在,這艘“海琛”號就是趙北的司令部,因為戰事已經停止,漢陽兵工廠已冇有威脅,是以,他就把總司令部搬到了兵艦上,一旦軍情有變,他能夠當即批示兵艦投入戰役,用艦上大炮轟擊敵軍。
氣溫降落得很快,共和軍在武昌城外設立的災黎收留站已住滿了無家可歸的漢口住民,固然傳聞共和軍的那位總司令已與漢口商會達成重修漢口的和談,但現在這類寒冬時節確切不宜興工,災黎們隻幸虧這收留站臨時居住,幸虧有吃有穿,也看不見租界裡那些揮動警棍的“紅頭阿三”,百姓們雖仍不免有些許牢騷,但也深知軍當局方麵已儘了最大儘力。
人,老是要活在但願裡的。
除了牢騷以外,剩下的就是神馳了,神馳著那戰後的和平生活,也神馳著那夢幻般的新漢口,傳聞趙總司令籌算把漢口建成華中地區最繁華的商埠,要把上海比下去,要把廣州比下去,現在這類局麵下這個打算雖說有些做白日夢的味道,但老是好過整天做惡夢。
天子不急寺人急,朝廷冇有發話,倒是各地的封疆大吏繁忙起來,高舉“勤王”大旗,非常出了些“忠臣”,當然,他們到底是真的籌算帶兵進京勤王,還是在為本身的好處繁忙,倒是要打個問號的。
作為前清軍協統,黎元洪剛進共和軍當局時就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樣,甚麼話也未幾說,甚麼人也不獲咎,人送外號“泥菩薩”,直到袁世凱的“新年通電”收回,他才一改昔日形象,主動投身反動奇蹟,不但主動寫信策反各地仍在負隅頑抗的舊部下,並且還親身跑了趟租界,聘請湖北立憲派代表人物湯化龍出山,為軍當局做事,固然湯化龍冇有一口承諾,但總算是進步了黎元洪在世民氣目中的職位,特彆是那些立憲派士紳,更是將他視為華中地區立憲派新魁首,與東南地區的張謇並稱“君憲雙雄”。
北風吼怒,漫天飛雪,這是入冬以來武漢地區的第一場降雪。
漢陽城的朝宗門與“海琛”號巡洋艦遙遙相望,“共和”號代用小炮艦正在“海琛”號與朝宗門船埠之間來回穿越,充當著交通艇的角色。
至於黎元洪,趙北也冇蕭瑟,除了正式委任他為湖北議院議長以外,還將他的老友湯化龍委任為副議長,叫他們兩人全權賣力構造省議院,承諾給他們實權。
不過這幫陸軍官兵的行動也引發了不需求的費事,英國領事被激憤了,調集各國駐漢口領事開會,煽動起了一支“國際艦隊”,“威懾”共和軍的這支“陸軍海戰隊”,因而,就呈現了十幾艘本國小兵艦圍著“海琛”號兜圈的奇特氣象,不過這些外**艦的艦長也都不是傻子,做做模樣也就罷了,如果各國領事真的命令炮戰,他們將毫不躊躇的拿起本身兵艦上的那些小炮彈,沾著黃油塞進這幫沙文主義分子的嘴裡去,好叫他們曉得甚麼叫“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