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凍瘡[第3頁/共4頁]

【服從】疏風解表,活血通絡,消腫散寒。

療方6

【用法】將胡椒擇淨,放入藥鍋中,加水10碗,浸泡10分鐘後,文火水煎取汁,先熏洗患處,待溫度適合時足浴。2日1劑,每日1次,每次15~20分鐘,持續5~7天。

療方1

【服從】溫經散寒,通經活絡。

【用法】將藥放入藥鍋,加淨水1000毫升,煎數沸,過濾取汁。未潰者趁熱浸洗,已潰者於洗後用黃連水紗條換藥。

【主治】用於各種凍瘡未潰破者。

【成分】甘草、芫花各15克。

療方5

【主治】凍瘡。

【服從】活血消腫,溫經通絡,散寒止痛。

【主治】凍瘡。

療方11

【服從】溫經活絡。

【成分】乾泡桐花100克。

療方1

【成分】乾薑150克,當歸、木通、白鮮皮、花椒各30克,桂枝、赤芍各60克,杜仲、劉寄奴各50克。

【用法】將上藥上等白酒或乙醇中,每日動搖數次,密封浸泡7天即成。利用時每日用消毒棉球蘸藥液少量塗擦患處,並揉搓至部分發熱。每日3次,持續1周。另將本品少量倒入溫水中足浴,每日1次。

4度凍傷:傷及肌肉和骨骼。產生乾性和濕性壞疽,需植皮和截肢。

療方12

【主治】凍瘡,常見的症狀為手足部暗紅腫脹、瘙癢疼痛者。

療方8

【服從】溫通血脈。

【用法】取上藥共研為粗末,異化均勻,每袋裝入40克,收儲備用。利用時,每取1袋,水煎浸泡沐浴患處。水溫以45~50℃為好。每日浸洗1~2次,每次20分鐘。

【成分】茄杆、辣椒杆、祁艾、冬瓜皮、桂皮各10克,樟腦3克。

【成分】經霜泡桐葉250克。

【成分】川椒、桂枝、生地各30克,紅花10克;若凍瘡潰瘍者可加五倍子30克,地榆25克,白及20克。

【用法】將蘿蔔洗淨,切碎,加水2000~3000毫升,浸泡5~10分鐘,再用文火煮沸3~5分鐘後,去渣取汁,插手硫黃淮勻,置浴盆中,先熏洗患處,待溫度適合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1~2次。凍瘡破潰者,洗時有痛感,洗後拭乾,用敷料包紮,持續1周。

【提示】水溫不宜太高,有腐敗及傳染者慎用。

【主治】合用於凍瘡1、2度。

【服從】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成分】50%乙醇700毫升,當歸35克,肉桂30克,紅花25克,赤芍20克,大黃、**、細辛、花椒、樟腦各15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淨水適當,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將藥液放入浴盆中,用消毒紗布蘸藥液搽患處,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持續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