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 第66章 勸說司馬徽

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1頁/共3頁]

固然呂布是應時應景所作,司馬徽卻覺得是呂布專門為他而寫,並且整篇詩賦裡都是對他的推崇,還把他比為本朝名流嚴光嚴子陵、楊雄楊子雲,如此有風格的拍馬屁,讓司馬徽甚是受用,對呂布的印象更好上很多。

郭嘉笑著搖點頭:“先生欲往荊州,可知荊州刺史已由禦史中丞韓馥接任,韓馥此人徒有浮名,既無將略亦無政才,僅靠憑藉袁氏得此重擔,荊州在此人管理之下,必然內憂內亂,不得安寧,先生欲將書桌擺在那邊,怕是要絕望而返。”

司馬徽愣住了,他細細一想,便道:“韓馥是潁川人氏,亦曾與吾交友,雖至誠純良,忠君愛民,怎奈冇有權謀,無禦人之術,生性脆弱膽怯,懦而信人,隻可為坐不垂堂之君子,卻不成外牧一方百姓,特彆是在這亂世將至之際。如此看來,荊州不成去矣。以奉孝看來,吾該搬往那邊?”

呂布頓時想起後代調和年間某些附庸風雅的發作戶們搞出的超大書房,書房裡擺了千萬冊冊本,卻完整不看,兩相對比,呂布更加敬佩司馬徽寓所的粗陋樸素中透出的巨大,心有所感,便又把《陋室銘》重新吟誦一遍:“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來往無白丁,能夠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東吳子陵台,西蜀子雲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司馬徽見呂布意在藏拙,連說數聲:“好!好!”就不再持續批評,而是回身領著世人進了他的茅廬。

呂布進了茅廬以後,感覺甚是風涼,內裡的驕陽被茅草擋在內裡,茅廬四周的青草綠樹和屋後流過的山澗清泉也都讓這茅廬降溫很多。

司馬徽隻是淺笑不語,徐庶搶著答道:“先生博聞強記,堪比寫《論衡》之王充,每讀過一卷書皆積專內心,曆儘數十年卻不忘半點,先生讀過數萬卷書,書柬皆分發於潁川學子,而書中精華亦儲存於先生心中。先生的學問聰明深如海,我等即便跟從平生,亦不能學完。”

司馬徽點點頭:“董卓一入京師,司隸地區與鄰近的豫州兵事必然腐敗,戰禍連綴必定殃及潁川,亂世亂地冇法擺得一張書桌,吾受老友龐德公相邀,籌辦前去荊州襄陽遁藏洛陽戰亂。奉孝,元直,你二人可願隨吾同去荊州?哦,吾幾近忘了,奉孝你乃吾賢弟胡昭胡孔明(注1)之弟子,你須問過孔明定見。”

茅廬裡除了擺著幾摞書柬、一架古琴、一柄寶劍外,幾近是家徒四壁,更加顯得是陋室一個。

(保舉票好少啊,常歡樂再次拜求哀告要求保舉票!兄弟們,抬抬手,點點阿誰保舉票吧,千恩萬謝啊。)

因諸葛亮還是一介孩童,便把“南陽諸葛廬”改成了“東吳子陵台”,子陵指的是東漢名流嚴光嚴子陵,他是光武帝劉秀的老友,卻回絕了劉秀的征召,隱居在富春江,設台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