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2頁/共3頁]
司馬徽心有所動,卻亦有糾結之處:“吾數年前曾去冀州看望故交田豐,遍看冀州高低,固然沃野千裡,但久經黃巾賊、黑山賊洗劫,已然是滿目蒼夷、民不聊生,固然已故冀州刺史賈琮管理有方在前,將軍管理得道在後,然冀州若想規複大漢第一州的敷裕氣象,亦需求三到五年,但是呂梁山中白波賊、太行山中黑山賊、青州一側之黃巾、幷州北部之南匈奴、幽州北之烏桓鮮卑均紛繁前來騷擾擄掠,冀州怎會獲得安寧,吾又如何放心在那邊教書育人?”
呂布胸有成竹地說道:“如若我能包管,半年以內安定白波賊,一年以內安定青州黃巾,兩年以內安定黑山賊、南匈奴,五年以內安定烏桓鮮卑,先生可願隨我前去冀州?”
呂布頓時想起後代調和年間某些附庸風雅的發作戶們搞出的超大書房,書房裡擺了千萬冊冊本,卻完整不看,兩相對比,呂布更加敬佩司馬徽寓所的粗陋樸素中透出的巨大,心有所感,便又把《陋室銘》重新吟誦一遍:“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來往無白丁,能夠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東吳子陵台,西蜀子雲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因諸葛亮還是一介孩童,便把“南陽諸葛廬”改成了“東吳子陵台”,子陵指的是東漢名流嚴光嚴子陵,他是光武帝劉秀的老友,卻回絕了劉秀的征召,隱居在富春江,設台垂釣。
呂布進了茅廬以後,感覺甚是風涼,內裡的驕陽被茅草擋在內裡,茅廬四周的青草綠樹和屋後流過的山澗清泉也都讓這茅廬降溫很多。
茅廬裡除了擺著幾摞書柬、一架古琴、一柄寶劍外,幾近是家徒四壁,更加顯得是陋室一個。
司馬徽點點頭:“董卓一入京師,司隸地區與鄰近的豫州兵事必然腐敗,戰禍連綴必定殃及潁川,亂世亂地冇法擺得一張書桌,吾受老友龐德公相邀,籌辦前去荊州襄陽遁藏洛陽戰亂。奉孝,元直,你二人可願隨吾同去荊州?哦,吾幾近忘了,奉孝你乃吾賢弟胡昭胡孔明(注1)之弟子,你須問過孔明定見。”
郭嘉見司馬徽的神采,就曉得這位教員對呂布的好感有所上揚,便徑直問道:“門生傳聞先生想出亡荊州,不知確否?”
固然呂布是應時應景所作,司馬徽卻覺得是呂布專門為他而寫,並且整篇詩賦裡都是對他的推崇,還把他比為本朝名流嚴光嚴子陵、楊雄楊子雲,如此有風格的拍馬屁,讓司馬徽甚是受用,對呂布的印象更好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