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三百十四章 窮則變(二)

第三百十四章 窮則變(二)[第1頁/共5頁]

“即便積年惡習,馮某此次說不得也要動一動了,索中堂可看著呢。”思慮很久後,馮瑜歎了一口氣,說道:“此番朝廷裁汰庸吏、劣吏以節流公費之決計甚堅,各省均派了欽差大臣,嚴加督辦,這事逃是逃不掉的。”

海州這邊裁汰冗員的事情是胡庸策劃的,打算的可行性相稱不錯,無法底下人實在奸猾非常,拿了很多公帑(做斥逐費之用),成果隻裁了那麼三兩個幫閒,實在讓人驚詫。正所謂官吏們“巧立裁汰之空名,耗用公費,以便其私”,這邊裁了三個幫閒,那邊又進了兩個新人,最後走掉的冇幾個,還都是做事的,讓胡庸大為泄氣。

隨後馮瑜和胡庸又談了一些有關廢除黑錢的事情,這一樣是朝廷督辦的三件大事之一,不得忽視。而說到這個廢除黑錢,實在一樣是在研討東岸當局的運作以後痛下決計的,當然資金方麵的壓力一樣是首要身分之一。

固然比來順逆起大兵南下伐明的事情讓馮瑜感遭到有些警戒,但他想來想去,感覺還是不必過於憂愁。他模糊傳聞朝中有些官員連連上折,要求朝廷正視順明之間正在停止的戰役,想體例從四川和江南一帶停止管束(清軍從這兩地解纜,能夠最大限度製止東岸水兵的滋擾),不過馮瑜卻感覺不必大驚小怪。滇、黔、桂三省,皆貧困之地,人丁也不豐,處所上土司權勢還盤根錯節,順國一口吞下這些處所,十年以內冇法有大行動,大量軍隊會被管束在那邊冇法轉動,提及來這就叫作繭自縛!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類事情會令清國走下坡路,究竟上這個國度與順國一樣,仍然處於上升期,國力跟著人丁的增加、對外貿易的生長而不竭變強。處所胥吏不談,這每朝每代都很敗北,有品級的流官們固然貪了點,但總算是能辦事的。清帝國的統治者來自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與南邊順國的軍頭們一樣,喜好實務,不尚空談,正所謂隻看療效不聽告白,是以帝國的根底固然已承遭到了擺盪,但負麵影響遠冇有人們設想中那麼大。

這會馮瑜所感喟的,實在不獨是海州宦海之積弊,放眼天下,此種景象到處可見。畢竟大清建國已經四十多年了,初期又大麵積任用明朝降官,即便幾任天子都還算合格,剋意革新吏治,但該來的還是會來,腐蝕帝國根底的宦海敗北已經不成停止地伸展了開來,令馮瑜這等想要做一番事的人大為愁悶。

“對了,這裡有了庸吏、劣吏名單,可有良吏、能吏名冊?”想了一會後,馮瑜又滿含等候地向胡庸問道。朝廷要責備國各省裁汰庸吏的同時,也要薦舉賢達,馮瑜對朝廷忠心耿耿,這些天然也是要照辦的,故有此問。

毫無疑問,馮瑜是但願以他這類精乾高效的感化去傳染彆人、動員彆人,以改正各級衙門中遍及存在的拖遝推宕、昏惰渙散的民風,進步團體的事情效力。不然的話,“我大清”宦海吏治如何能夠清除?而如果宦海不能清除,那麼又如何北卻準噶爾蒙古,南破偽順頑逆?又如何能夠趕走竊據神州大地多年的黃衣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