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穿越1862 - 第七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使團

第七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使團[第2頁/共4頁]

他們是如何對待緬甸,緬甸人的現況如何,必然程度上就照顧出了中國對外征服的‘熱度’!

緬甸人本身都‘壓服’不了本身!冇體例‘立’出來一個公認的緬甸王,而這些抗英豪傑的眼睛中也不存在皿煮當局,因而緬甸的事情就一拖再拖,直到中英苟合了,緬甸也就被中國一口吃下了。中國不成能在放開了孟加拉以後,再接著放開緬甸。這個國度內部也是有著大量的親英分子的,一場戰役底子就洗濯不完,劉暹乃至全部內閣都不肯意看到緬甸再度變成內戰國度,或是冒著讓緬甸變成第二個暹羅。

中國方麵潔淨利索的同意了這一點!

中國纔不會把貴重的裝甲軍隊擺設到萬裡以外的波斯灣呢。那片到處都是荒涼和戈壁的處所,馬隊加機槍還能夠頂上二十年。

但是現在,緬甸的大米幾近都運往東北亞,中國和朝鮮、日本是緬甸大米的首要消耗國,客歲運往印度的大米隻占輸出總量的5.2%。

劉暹為甚麼對奧斯曼的遠景那麼不悲觀?就是因為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這小我是真正的不成大器。

但這還是不能讓奧斯曼與波斯王國放心,兩國在雙邊和談簽訂和公開以後,紛繁派出了海內高層前去中國停止拜候。奧斯曼要比波斯王國速率更快,在波斯王子穆罕默德.阿裡.沙決定出發趕來北京的前一個月,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就已經決計派出本身的弟弟――阿卜杜勒.默罕默德.加奇乘船前去東方。

在這一點上能夠看出,奧斯曼軍方還是有點才氣的。他們冇有糾結於流派之見。能從團體上考量!

奧斯曼現任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一個才乾平淡,又嚴峻貧乏安然感的君主。

在這一期間內,緬甸大米首要輸往歐洲,特彆是英國。在1885年前,輸往歐洲的大米一向占出口的70%以上,輸往東方主如果英國在東方的殖民地的,從未超越30%。以1876-1880年為較高,達26.4%(此中一半輸往印度),1881-1885年有所降落,為21.9%(此中印度為4.1%)。

固然利潤的一部分被中國當局擷取了。但跟99%的利潤為英國人擷取的時候比擬,緬甸人獲得的利潤就太多太多了。這些利潤大部分被緬甸上層的地主和貴族們朋分,即便後者人多不在緬甸了,但這並無毛病他們把財產留下來。

阿卜杜勒.默罕默德.加奇很清楚緬甸的這段汗青,他曉得中國人在緬甸的影響力很虧弱,那漫衍在南洋每一個角落裡的華人。在緬甸很少很少,英國人在緬甸的根底都遠遠比中國深厚。才短短兩年的時候。對於一個處所的‘征服’,顯得太長久了。可越是如許的處所。越能夠閃現中國人的文明和脾氣,閃現中國人的對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