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穿越[第2頁/共4頁]
聽到伍老闆這麼說,王炸頓時來了靈感,說:“有了!能夠設立二維碼驛站,據馬可波羅說,在元朝每隔20邁到25邁就會有一個驛站,我們就用這個差未幾的規格吧,每隔50千米有一個驛站,我想用望遠鏡是能夠看獲得50千米遠的吧,因為能夠在驛站製作高塔,如果四周有小山包還能夠把通訊塔製作在小山包上。
伍老闆:“你可不要說發明電報這麼高深的高科技,咱可玩不轉。”
我們的發條公交車也是如許,跑在鐵軌上,省力量,並且還每隔幾千米有一個風車,專門用來上發條,實在能量不可我們能夠每千米設置一個好不好?還能夠調配公交車的大小,總之必然會比馬車劃算,馬車實在是很貴的,人吃馬嚼的,你想想多不劃算。
能源的操縱是底層技術,能源能夠用到交通上是次一層的也是很首要的技術,這個能源帝國和交通帝國建立起來,中華日不落帝國就略具雛形咯。”
不過,我們利用的望遠鏡不是淺顯的望遠鏡,而是很小的,很便宜的,每一個鏡片隻對準50千米外目標的一個小洞,阿誰小洞要麼發光、要麼不發光,是二進製的,以便主動化。以是,我們的體係能夠有幾百個小個望遠鏡,我們就遵循RQ碼的標準,21*21=441個。
王炸:“那當然,如果要講實際,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腕錶裡的發條的3000倍。不過,穿越者普通不曉得鋰電池是如何製造的,我都不太清楚,但是我曉得發條啊。我還曉得機器表的根基道理,把機器表的體係放大N倍就成了大號的電池。
王炸:“你說的不錯,那叫太陽帆,帆船這類陳腐的動力還真是前程無量。但是火車有個題目,在陸地上有很多的山穀,風力被擋住了,想穿疇昔不輕易,並且山區架設鐵路是最難的。平原倒是能夠的。以是,你這個打算最首要的是占據華北平原。”
再次誇大,我們可不說淺顯的望遠鏡,就是很小的聚光器罷了。以是441個底子不豪侈,就是441個畫素點罷了,然先人肉按照這441個畫素點來開關本身保護的驛站的二維碼,將資訊通報給下一個驛站。
伍老闆:“我感覺能夠,比來還看到有個娘們用本身的頭髮拖動一輛卡車,可見,在摩擦力小的環境下,一點點的拖拽力就能起到高文用。並且,我看一些科普,現在人類最可行的能夠把太空飛船加快到光速的非常之一的獨一體例,就是操縱太空中微小的太陽光的光壓,在冇有氛圍的太空裡,光壓不竭感化,那也是很短長的。”
王炸:“是啊,如何著也得比飛鴿傳書快,不然如何對得起穿越者的崇高身份?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