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 第35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

第35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第3頁/共10頁]

“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說諸上妙地,有力不解釋?

“菩薩行地事,最上諸佛本,顯現彆離說,第一罕見難。

“若人集眾善,具足白淨法,扶養天人尊,隨順慈悲道,

常生如是願,修行最勝行,成熟諸群生,嚴淨佛國土。

如是智入行,億劫說不儘,我今但略說,實在義無餘。

爾時,十方諸佛各伸右手摩金剛藏菩薩頂。摩頂已,金剛藏菩薩從三昧起,普告統統菩薩眾言:“諸佛子,諸菩薩願善決定,無雜不成見,泛博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儘將來際遍統統佛刹,救護統統眾生,為統統諸佛所護,入疇昔、將來、現在諸佛智地。佛子,多麼為菩薩摩訶薩智地?佛子,菩薩摩訶薩智地有十種,疇昔、將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我亦如是說。多麼為十?一者、歡樂地,二者、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難勝地,六者、現前地,七者、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雲地。佛子,此菩薩十地,三世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土,此中如來不說此十地者。何故故?此是菩薩摩訶薩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淨法光亮門,所謂:彆離演說菩薩諸地。佛子,此處不成思議,所謂諸菩薩隨證智。”

生在如來家,種族無缺點,與佛共劃一,決成無上覺。

則得百三昧,及見百諸佛,震驚百天下,光照行亦爾,

“佛子,菩薩住歡樂地,成績多歡樂、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欣慶、多主動、多英勇、多無鬥諍、多無惱害、多無瞋恨。佛子,菩薩住此歡樂地,念諸佛故生歡樂,念諸佛法故生歡樂,念諸菩薩故生歡樂,念諸菩薩行故生歡樂,念清淨諸波羅蜜故生歡樂,念諸菩薩地殊勝故生歡樂,念菩薩不成壞故生歡樂,念如來教養眾生故生歡樂,念能令眾生得好處故生歡樂,念入統統如來智便利故生歡樂;複作是念:‘我轉離統統人間境地故生歡樂,靠近統統佛故生歡樂,闊彆凡夫地故生歡樂,近聰明地故生歡樂,永斷統統惡趣故生歡樂,與統統眾生作依止處故生歡樂,見統統如來故生歡樂,生佛境地中故生歡樂,入統統菩薩劃一性中故生歡樂,闊彆統統怖畏毛豎等變亂生歡樂。’何故故?此菩薩得歡樂地已,統統怖畏悉得闊彆,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離。何故故?此菩薩離我想故,尚不愛本身,何況資財,是故無有不活畏;不於他所企求扶養,唯專給施統統眾生,是故無有惡名畏;闊彆我見,無有我想,是故無有死畏;自知死已,決定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惡道畏;我所誌樂,統統人間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菩薩如是闊彆驚怖毛豎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