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六 八股教學之破題(求月票!)[第2頁/共3頁]
鄭嶽已經籌辦好了課本,是薄薄兩張宣紙,上麵密密麻麻地用蠅頭小楷寫了文章。見徐元佐來了,便讓他搬了椅子過來,坐在身邊,開端講授。
若真是完整的無知者恐懼,或許還感覺這類格局論文很好寫,但隻要看看那些狀元們的範文,就不免生出“高不成攀”的絕望感。
這就是完整的章句了。
鄭嶽明顯已經將這篇範文背得爛熟,恐怕就如徐元佐背“鵝鵝鵝”一樣。他直接講道:“先講破題: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何其有力!”
翌日大早,徐元佐受命進了鄭嶽的書房。
徐元佐雙手畢恭畢敬接過文章。卻見右首小楷歸整題著:“百姓足孰與不敷。”他頓時如遇故知:這篇文章我也當範文學習過啊!本來在明朝就這麼有職位了。
徐元佐眨巴眨巴眼睛,暗道:莫怪此文延綿五百年,本來王鼇的職位這麼高,這的確能夠算是一代文宗了啊!
還好徐元佐這隻是對付縣試,不需求看那麼高。
“此式隻要一個字,便是‘化’字訣。”鄭嶽道:“詞句揉碎,找出字眼來,一一煉字化入,便可破題。為師且再舉一例:子謂顏淵曰。你來嚐嚐。”
“我以‘賢人’應‘子’,‘高才’應‘顏淵’,‘謂’者……‘啟’也。”徐元佐將腦中過程一一闡述,道:“那麼破題可用:賢人之道,以啟高才者也。”
徐元佐腦中一動,緩緩道:“這是《述而》章裡的句子。如果揉碎了,便得‘子’、‘謂’、‘顏淵’三個字眼。‘曰’是衍文。”
徐元佐微微點頭:一個“既……自……”前提複句,語勢便不弱。
鄭嶽微微點頭。
鄭嶽麵露欣然:“你有這般悟性。可教也!”他緊跟著道:“嘉靖以後,破題常常兩句,恰是要如操斧持斤普通,破得粉碎!”
當時徐元佐已經小有“文名”,在很多作文比賽中有所斬獲,聽聞此言卻冇有跟小火伴一樣嗤之以鼻,而是真的找了些八股文的冊本加以參考,竟發明“本質教誨”之下的測驗作文,大能夠從八股文中有所鑒戒。
鄭嶽又道:“破題之法是各家法門,為師參訪名師,學得五式,名列皇榜。現在隻教你一式應急。”
理科學霸需求一顆周到的心。理科學霸則需求“感受”。徐元佐略一咀嚼,道:“此字用得重若千鈞,如同銅錘,好似鐵斧,一下便將題目辟開了。”
“將此題揉碎,便是‘百姓’、‘足’、‘孰與’三詞。至於‘不敷’,乃是‘足’的歸納,大可疏忽。文恪公以‘民’正‘百姓’。以‘君’道破‘孰與’之謂,可稱得上是嚴絲合縫。至於‘足’,則應以‘富’,這般煉字工夫,真乃天授!”
“首段破題。正所謂‘龍頭’。就是要一語中的,一針見血奉告考官:你要寫甚麼,立的甚麼論。一個‘破’字你大可玩味。”鄭嶽頓了頓,喝了口茶:“可有甚麼感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