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290章 禦前閣議(上)

第1290章 禦前閣議(上)[第3頁/共5頁]

朱翊鈞略微思考,又問申時行:“申先生,此似普通升賞,你既以為略薄,不知有何觀點?”

楊天官既然與會,也就意味著明天閣議的議題已經很明白了,必是與銓務有關。

這三個詞當然是有差彆的。

申時行的臉上倒也看不出甚麼其他的意味,更無泄氣之色,安靜隧道:“對於郜光先與梁問孟的罪惡議定,內閣方麵定見相差頗大。”

朱翊鈞點了點頭,固然麵無神采,但話倒是說得很客氣:“有勞申先生。”

心齋是指張學顏,環洲是指吳兌,以是朱翊鈞便朝吳兌望去。

本日並無經筵,朱翊鈞來文華殿是有更首要的事:召開禦前內閣集會。

朱翊鈞這三問,實際上已經是給明天的此次禦前閣議提早“定調”了,作為在宦海摸爬滾打多年的六位重臣而言,聽出天子的畫外音毫無困難。不過,大明的文臣嘛,是不是聽號召那就不好說了。

張學顏與吳兌表示這功績該歸高務實,來由是“德懋懋官,功懋懋賞”,誰的功績就該給誰。這兩句話很好解釋:德行高貴的便授以高官,功績大的便賜與豐富的犒賞。原句出自《尚書·仲虺之誥》,在坐諸位都是倒背如流的。

朱翊鈞便朝其他幾位閣臣看了一眼:“諸位先生有何貳言,無妨也說來聽聽。”

至於說梁問孟,所謂其剝削軍餉一事,高務實此前已有明文奏上。那非是剝削,隻是量體裁衣——本年軍餉不及往年之數,梁問孟身為巡撫,如果冇個打算,上半年吃了飯,下半年寧夏數萬雄師就全都去喝西北風嗎?哱拜是以反逆,非是梁問孟之錯,是他狼子野心,不平教養之故!

彆看朱翊鈞連給李如鬆賞銀從五十兩進步到八十兩都糾結了一下,實在這還真不能說是吝嗇。打個比方,戚繼光打出某些“大捷”的時候,賞銀常常性的隻要二十兩、三十兩,以是一開端吳兌給李如鬆賞銀五十兩,這就已經相稱風雅了。

這一日,永寧公主出宮之時,朱翊鈞已經去兩宮太後處罰彆請過安,到了文華殿。

此前高務實的仆人但是從寧夏的死牢裡把梁問孟救出來的,以他寧夏巡撫的身份,隻要稍稍服軟,哱拜豈會如此對他?以此來看,起碼也可見此人之忠義,即使行事出了些不測,畢竟其情可憫,願皇上詳查。”

申時行還冇來得及說話,吳兌已經立即介麵道:“臣遵旨。”

申時行道:“若僅按普通斬首所獲來看,此升賞並無不當,但是李如鬆莊浪衛一戰固然斬首不及脫脫、伊勒都齊等部,然其所闡揚的倒是定鼎之功,是以臣覺得可酌情厚賞。”